普通食品加保健品冒充特效减肥药 最低成本仅0.8元
普通食品加保健品冒充特效减肥药 最低成本仅0.8元 2021年02月06日09:10 来源:广州日报
诈骗团伙售卖的产品。 2020年8月,女子小璐(化名)向海珠警方报警,称其遭遇了减肥诈骗。小璐向民警哭诉:“短短半个月,累计花费5万多元来减肥,但那些产品根本不像他们说的没副作用,能快速减肥,我吃了两个星期,差不多天天拉肚子、呕吐,身上没一点力气,脑子都迟钝了……”海珠警方随后找到了多位有着同样遭遇的女士。这些女士或是通过网友介绍,或是收到推销广告,开始接触上述减肥产品,并且都是在一个网名为“王X”的“减肥达人”好友推荐下越陷越深,又在营养顾问“梁先生”的网络“问诊”下,订制价格昂贵的个性化减肥套餐。 与此同时,民警也对事主们购买的所谓“减肥产品”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这些产品大多为普通食品,没有任何减肥功效,其中一些降血压血脂的保健品也需要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否则将对健康体质造成伤害。该诈骗案受骗女性遍及全国各地近1000人,诈骗金额超过1000余万元。近日,广州海珠警方打掉这个企业化运作、非法销售“减肥产品”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55人。 批量生产的骗局 寻找目标客户:诈骗团伙与某些网络公司合作,将含有二维码、网址链接的广告投放到网络社交平台及其搭建的减肥聊天群内,目标客户以女性为主,进行推广引客。 用话术套路顾客:诈骗团伙负责推广的员工以“减肥达人王X”的网络身份,主动与意向客户在线接触,将客户拉入到“减肥群”内,群内均为骗子,按照“话术”剧本套路客户,推销产品。 欺诈话术:50%的慢性病都跟胖有关……整容级瘦身瘦下来,别提多好看了,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请不要计较减肥多少钱,你应该计较你身体堆积了多少脂肪……女人太节省,省下的并不是钱,而是一个廉价的人生…… 继续行骗:诈骗团伙根据反馈,以“营养顾问”的身份打消客户对产品的质疑,继续高价推销个性化“私人订制”套餐。据悉,该团伙首次推销的产品一般多为几百元,到“私人订制”套餐时,则往往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产品。若骗术被发现,遇到态度特别强硬的客户,他们干脆就会将客户“拉黑”,不再联系。 成本0.8元的“特效减肥药”:诈骗团伙卖给事主的“减肥产品”,大多是普通代餐食品、饮料冲剂以及非法销售的保健品、中成药,多达30余种,并没有减肥功效。由于成本低廉,其非法获利能达到成本的10倍以上。这些“减肥产品”大多为一些普通的糖果和固体饮料,甚至还有奶昔以及一些降压降脂的保健品。据悉,这些成品成本最低的只有0.8元,却卖到一百多元,最贵的成本是药的包装盒。(全媒体记者李栋 通讯员郑何平、张毅涛摄影报道) (责编:杨迪、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缺铁性贫血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在血液科门诊,经常遇到一些病人,因为乏力、头晕等一些不特异的症状,在其他科室做了很多检查,最后发现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详细】 采购年货,这些食品还能加入购物车吗? 新春临近,年货上场,以前年货少不了鸡鸭鱼肉、各类新鲜水果等冷链食品,但近日,多地进口车厘子、鸡翅等食品饮料外包装或内表面纷纷检测出核酸阳性,让群众多了一份担忧,冷链食品还能买吗?还能放心吃吗?【详细】 相关新闻
功能饮料真的有特效吗?青少年千万要小心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专项检查 北京警方:谨防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 产后减肥要注意 千万不要犯这几个错误! 产后减肥大有讲究 四大注意事项应牢记 用QQ冒充“女儿”向家长索要“培训费” 野果冒充高档藏药 两个诈骗团伙被端 冒充老中医卖祖传药,重庆24人团伙被控制
精彩图集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