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州海关关区查获不合格进口食品116批
2020年,广州海关关区查获不予进口的不合格进口食品116批。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广州海关公布该关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情况和进口食品、消费品的不合格典型案例。 不合格食品未流入国内市场 为有效堵截侵权产品通过进出口环节进入消费市场,广州海关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自今年2月1日起至年底,组织开展代号为“龙腾行动2021”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根据不同运输渠道、不同贸易形态下侵权货物的不同特点,强化风险分析研判,对进出口侵权货物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 “不法分子通过‘化整为零’‘蚂蚁搬家’等形式寄递侵权商品进出境的问题逐渐显现,此次专项行动,在寄递渠道重点堵截食品、药品、香烟、手表、服装、鞋帽、箱包、玩具、消费电子产品等关系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的侵权商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知识产权科科长陈超群介绍。 2020年,广州海关关区查获不予进口的不合格进口食品116批,包括肉类、燕窝、水产品、蜂蜜、饮料、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等,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亚硝酸盐超标、检出动物疫病、微生物超标、感官检验不合格等,涉及30个国家(地区)。其中,在塔丝麦卢卡蜂蜜中检出欧洲幼虫腐臭病,在冷冻南美白虾中检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在7批燕窝(白燕盏)中检出亚硝酸盐超标,在17批冻鸡脚中查验发现存在大量黑丁、黄皮等情况。上述不合格食品均依法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未流入国内市场。今年1月-2月,广州海关退运或销毁处理12批次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食品,产品涉及水产品、饮料、糖果、饼干等。 广东是电视机、录像机、数码相机、照明器具、钟表、服装等消费品进口大省,广州海关严把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关,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风险分析,对质量安全高风险进口消费品进行精准布控,依法按照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对质量安全、卫生、环保项目实施检验监管。 同时,广州海关持续推进对公众宣传工作。2020年通过“广州海关12360”服务热线受理业务咨询8.8万次,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海关进校园”“海关进企业”等活动375项。 广州海关提醒消费者,选购进口食品、消费品时,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二是要注意有无完整的中文标签和说明书;三是查看是否取得了相关认证,比如对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是否具有CCC标志及CCC证书等。(全媒体记者林琳 通讯员关悦)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