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管理需加码
2021-04-09 02:34
导读: 3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披露,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去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7.6万份;从年龄分布看,14岁以下儿童占7.7%,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30.3%。儿童占比较2019年明显降低,提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总体良好;65
3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披露,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去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7.6万份;从年龄分布看,14岁以下儿童占7.7%,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30.3%。儿童占比较2019年明显降低,提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总体良好;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比持续升高,提示临床应加大对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管理。 《报告》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0.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比为10%。按照给药途径统计,注射给药占56.7%、口服给药占38.1%、其他给药途径占5.2%;注射给药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1.1%。 《报告》指出,化学药品方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最多的为肿瘤用药,占32.2%;其次是抗感染药,占28.3%。按严重报告比例计算,肿瘤用药的严重报告比例最高,为41.5%;其次是免疫系统用药,为21.4%。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依然居于首位,但占比已连续9年呈下降趋势,反映出临床抗感染药的使用日趋合理;肿瘤用药占比依然呈上升趋势,其严重报告构成比居于首位,提示肿瘤用药的安全性风险需持续关注。 《报告》披露,2020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有所上升,但严重报告占比有所下降,严重报告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类别分别是,理血剂中活血化瘀药、补益剂中益气养阴药、开窍剂中凉开药、清热剂中清热解毒药、祛湿剂中清热除湿药。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注射给药占比下降较为明显;活血化瘀药的报告数量依然居首位,但占比略有下降。(记者刘志勇) |
推荐文章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