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手机控” 警惕不良影响
内容提要:日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值得一提的是,网民增长的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明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老年人对其产生的依赖大大增加,有的老人甚至成了“手机控”。市老年大学计算机系教师张志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军提醒,智能手机虽然给老人生活带来便捷,也要警惕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和电信诈骗等不良影响。 影响正常生活作息 老年人有更多闲暇时间,玩手机更随意,尤其在大数据算法的推送下,老年人看到的都是喜欢的内容,他们玩手机的时间更长,很难停下来,对手机的依赖非常大。有的老年人因为玩手机,甚至打乱了作息时间,平时晚上10点睡觉,拖延到12点甚至更晚,这势必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不利于身心健康。由于长期低头玩手机,干眼症、结膜炎、心脑血管、颈椎、肩椎、腰椎等疾病会找上门来,进而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所以老年人要自律,劳逸结合。玩手机时每半小时到1小时要适当运动一下,睡前尽量别带手机进卧室,提高睡眠质量。 谨防手机电信诈骗 因受教育程度、辨别能力、年龄等因素所限,一些老年人在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时缺乏选择、理解和思辨能力,也容易陷入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设下的骗局。而且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很强大,各类诱导性消费极其普遍,经常会弹出一些链接,老年人稍不注意就容易蒙受财产损失。当老年人接到非正常号码的电话时,说你银行卡透支、医保卡停用等涉嫌犯罪,一定要警惕。不要把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和密码轻易透露给打来电话的陌生人。涉及汇钱的事,一定要跟儿女、亲戚说,或者拨打110向民警询问。 子女要多关心老人 老年人依赖手机的程度间接反映了子女对父母关心的程度。孩子们一旦愿意花时间陪伴他们,老人自然会放下手机。子女尽量多花些时间与父母共处,既可以和他们分享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可以选择倾听他们的陈年往事。还有一种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寻找其他娱乐方式,比如看书、室内或外出运动,去老年大学上课等。参加户外活动或聚会的时候尝试关掉移动网络,从减少接触手机的次数开始,慢慢地从心理上去克制。(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