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精选|摩拜单车又涨价了,共享单车有可能实现盈利吗?
近日,摩拜在上海摩拜宣布新版计费规则,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时长费不变,维持每15分钟0.5元的价格,规则自7月26日执行。 早在今年4月份,哈啰、摩拜和滴滴接管的小蓝单车先后宣布在北京地区涨价,摩拜单车(非助力车)全部车型起步价调整为15分钟内1元,超过15分钟收取时长费,0.5元/15分钟。 摩拜(现美团单车)解释称,涨价是为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在被收购后,美团2018年财报显示,摩拜收入15亿,亏45.5亿元,贡献了美团总亏损额的一半。 那么共享单车有可能实现盈利吗?以下是雪球用户的观点: 雪球用户@明大教主: 用户的体验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单纯的涨价的收效一定是不及预期的,如何同时激发骑车人的热情又能实现减亏呢?可以预想到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每辆单车就是行走的“广告牌”,同分众传媒最开始的电梯模式一样,在自行车的车筐和尾灯部可以放置一些小广告,实现广告营销; 二、目前“环法”自行车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我国近些年居民运动的热情显著提高,马拉松等赛事在各地陆续展开,但是却并没有自行车赛事。如果美团点评能借此机会铺开国内的自行车体育赛事,或是全民健身活动那对于其扭亏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最后是单车的管理方面,由于投放量大,难以做到精确管理,许多单车都因反复受损而无法继续使用,可提倡“举报损坏有奖”的模式,既可让平时不骑车的居民加入车辆管理中来,另一方面对多次损坏车辆的使用人实行“限时禁骑”的政策,引导使用人提高素质,减少单车的维护管理费。 雪球用户@瓜籽: 共享单车的管理是大问题,乱停乱放和故意损坏,对公众和企业都是不好。共享单车如果能与信用体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区块链等追溯技术,提高对不文明行为以及破坏行为的监管,会进而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并进而产生良性循环,那样才有盈利的可能性。不然单车损坏,丢失,增加了企业成本,也降低了对公众的吸引力,无法实实在在为公众带来便捷。提价,始终不是好的方式,因为价格上去了,大家又何必非得选择踩共享单车呢? 雪球用户@L-逍遥浪子: 1、最大的成本是维修成本,ofo单车成本不到500元,摩拜大概是1500元,二者每辆车相差了1000元的平均成本,表面上看起来是更重投入一些,但是摩拜安装的是智能锁,最大问题可能是锁不灵,因为天气原因,ofo的车大量存在车胎没气、掉链子,我甚至还看到链子被抽掉、脚踏板没了、锁打不开各种各种奇葩状况,所以ofo的维修成本是数倍于摩拜。 2、单车丢失也是一大块硬件损耗,目前看来主要分为人为偷盗和损坏为主,甚至维修的人力成本也会更多一些,铺的多,坏的多,丢得多;这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坑。所以很难盈利。 雪球用户@IT李工: 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时长费不变,维持每15分钟0.5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合理,单车的灵活性不是公交车可比的,比打的便宜而且锻炼身体。不着急办事的应该多骑车少开车,提倡绿色出行,红色股市。所以建议单车的喷漆全部改为红色,寓意喜庆+涨停概念。 雪球用户@乞丐洪七公: 最后只剩一家的话,还是可以盈利的,要还是几家互相争斗的话,很难盈利。 共享单车有市场是因为解决的生活中的一个痛点,最后一公里比较完美的解决了,只要这个需求在,它就会存在。现在只是要在维修、折旧和收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雪球用户@文学爱好者 : 涨价不是很明智,不过也可能是现在没办法的办法,盈利压力比较大吧,关键还是没有找到盈利点。而单车的投入和运营开支又大。 如果能找到新的赚钱点还是可以的,比如单车自身广告。还有就是现在单车还是在混战,可能要像滴滴一样,最后统一了可能就能盈利了,能找到赢利点。 雪球用户@内涵财经 : 滴滴打车的调度靠算法,车越多,滴滴越有机会把成本降下来;而单车调度靠人肉,车越多,人工成本越高。 因为共享单车运营成本导致没有规模效应,自有的单车每天折旧在上千万,你说说怎么盈利? “雪球精选”系腾讯新闻和雪球联合出品的精品栏目,针对科技股和科技公司热点新闻,第一时间为用户带来可信赖的解读。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