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无病长寿 五个健康习惯中年就得养成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发现,坚持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不超重和经常锻炼等),与50岁时无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期寿命延长有关。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提高食物质量和敦促大众采用健康生活方式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实施严格的管制条例(例如在公共场所禁烟或限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对于延长预期寿命,特别是没有重要慢性病的预期寿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从“美国护士健康研究(NHS)”中选取了73196名注册女护士,从“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中选取了38366名男性参与者,这些人在研究之初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从不吸烟、体重健康、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的体育活动、适量饮酒和食用优质的饮食,研究人员用上述五个低风险的生活方式因素来计算参与者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对这五个分数进行加总,得到了最终的低风险生活方式分数,范围从0到5,分数高表明生活方式更健康。 在为期20多年的随访时间内,研究人员定期对参与者进行评估。在此期间,研究人员记录了确诊和死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例。 在调整了年龄、种族、家庭病史和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未采用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的女性在50岁时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期寿命为24年;而采用了四个或五个低风险生活方式的女性在50岁时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期寿命为34年。相似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男性在50岁时的无病预期寿命为24年;而采用了四至五个健康生活习惯的男性在50岁时的无病预期寿命为31年。吸烟量多(每天超过15支)的男性和肥胖的男女参与者(BMI超过30)在50岁时无病的预期寿命的比例最低(少于75%)。 编译/吴云卫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