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教育 > 从超长假期到回归校园 如何处理不良情绪?小学生请收好这份“心

从超长假期到回归校园 如何处理不良情绪?小学生请收好这份“心

2020-06-12 10:29
导读:内容提要:目前,本市各小学已全面复课。对于受疫情影响而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的小学生来说,回到规律的校园生活,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不适应感。   天津北方网讯:目前,本市各小学已全面复课。对于受疫情影响而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的小学生来说,回到规律的校园生活,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不适应感。市安定医院儿童

内容提要:目前,本市各小学已全面复课。对于受疫情影响而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的小学生来说,回到规律的校园生活,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不适应感。

  天津北方网讯:目前,本市各小学已全面复课。对于受疫情影响而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的小学生来说,回到规律的校园生活,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不适应感。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专家随广红提示,小学生复课后,确实有可能会因生活和学习状态的改变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行为变化,适度的焦虑是正常反应,家长要注意发现并认可孩子的情绪表达,倾听孩子的心声,根据孩子的喜好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节。

  从超长假期到回归校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学习节奏。疫情期间是在家上网课、家长辅导,学习环境较宽松;正式复课后,学习节奏比较紧凑。这种改变会带来孩子各方面的不适应,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在焦虑的情绪下,孩子可能会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学习效率低,回到家后食欲差、睡眠差,早晨头晕恶心不舒服等具体表现。此外,有的孩子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有的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有的孩子还会有无故发脾气、大声喊闹、摔砸东西等行为。

  对此,专家表示,孩子适度焦虑是正常的,建议家长先不要过早干预,因为小学生同样具备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没有表现出异常行为时,家长不要追问“在学校适应不适应”“学习跟得上吗”“和同学差得远吗”等问题,这样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焦虑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心烦、摔东西、不吃饭等异常行为,家长则应帮助孩子进行情绪处理。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焦虑的行为和表现,第一时间给予呼应,并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的难受等级自然就下降了。其次,不要与孩子谈具体怎么做,而要与孩子谈感受、谈体验。比如家长在和孩子聊天时,可以回忆自己儿时放假后开学时的不适应,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别的同学落了很远,睡不好也吃不好,孩子听了,就会觉得自己的焦虑情绪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家长也可以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当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了认可、共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处理掉坏情绪,用适合的、喜欢的方式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