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要有一个“警枕”
2020-06-18 17:30
导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历时19载,为早日完工,他“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大意是,圆木易滚动,稍微动一下,枕头就会翻滚,司马光惊醒后立即起床书写,所以不会因睡得太久而耽误了时间。警枕,是警示,也是鞭策,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历时19载,为早日完工,他“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大意是,圆木易滚动,稍微动一下,枕头就会翻滚,司马光惊醒后立即起床书写,所以不会因睡得太久而耽误了时间。警枕,是警示,也是鞭策,传递的是一种时不我待、起而行之的积极信号。 当下,对冲疫情影响,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需要我们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作心中的“警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把问题解决在当下,决不能在“等一等、拖一拖”中消耗时光。 在哲学意义上讲,“难”是永恒的问题,不容回避。考验和难题摆在面前,畏缩不前决不是展开工作的正确“姿势”,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奋斗,在于落实,在于“今日事今日毕”。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做好民生工作,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到做好“六稳”、落实“六保”,都离不开坚持不懈地奋斗。一勤天下无难事。增强紧迫感,发挥主动性,用争分夺秒的实干、马不停蹄的苦干,踏平坎坷成大道,才能托举起发展的美好明天。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发展中的“机会窗口”不会随时为我们而开,抓住的关键就在于起而行之。无论是布局新基建、培育新业态,还是第一时间回应企业诉求,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都有力印证了一点:关键时刻,唯有快马加鞭、奋勇争先,才能化危为机,实现更大作为。(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
推荐文章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