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之交”:一名阿根廷留学生的抗疫故事
内容提要:什么是‘患难之交’?”“老师,我不明白这个成语。”“比如你和你的朋友共同经历了疫情,就叫患难之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什么是‘患难之交’?”“老师,我不明白这个成语。”“比如你和你的朋友共同经历了疫情,就叫患难之交。” 27岁的霍凯来自阿根廷,目前是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这会儿,霍凯正在宿舍里通过在线课程软件聚精会神地上汉语课,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霍凯所修的大部分课程都通过线上的方式授课。 如今,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复课了一段时间,校园生活正在慢慢恢复正常,但学校仍建议同学们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比如,在食堂就餐时最好“一人一桌”。宿舍、食堂、球场,成了这段特殊时期霍凯的固定生活轨迹。 在霍凯不大的寝室里,有两面墙都密密麻麻贴上了他自制的“汉字卡”,床头则挂着一面阿根廷国旗。 寒假期间,霍凯选择留在中国准备论文,却出乎意料地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那段时间,他听从学校建议,大部分时间留在宿舍学习,每周出门采购一次,外出注意戴口罩。2月,阿根廷向中国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霍凯毅然决然报名去往成都机场的海关,参加了物资接收和分类的志愿活动。 那天,霍凯作为志愿者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到凌晨,将祖国寄来的医疗物资进行分类、打包。“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经历,在中国朋友危难的时候,阿根廷伸出了援手,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 在成都的阿根廷人不多,霍凯说,当时觉得自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用实际行动回馈中国人民给他的热情和友好。“这种联结两国友谊的使命感让我克服了恐惧。” 6月12日,霍凯在宿舍上网课。霍凯的宿舍里,密密麻麻贴满了“汉字卡”。新华社记者卢宥伊摄 五月中旬,拉美疫情开始紧张。霍凯又以在中国的留学生身份,参加了由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中国-阿根廷研究中心等发起的“疫情下的中阿合作”在线研讨会。 在这场在线直播的研讨会里,霍凯向与会专家和阿根廷外交官员分享了在中国校园里成功应用的一些抗疫措施。“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已经控制住疫情的国家的经验,让这些有效措施能在拉美国家中得到推广。”霍凯说。 “我还有一个妹妹在美国,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我老爸显然更关心我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妹妹。因为他觉得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非常好的防疫措施。”提起家人,除了反复提醒在阿根廷的父亲注意防疫,这个大男孩还显得有些“吃妹妹的醋”。 在霍凯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乡土中国》。本科期间,霍凯在阿根廷读政治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夏令营的机会,他来到中国,两个月的时间里,霍凯背着包走了很多地方,后来决定来中国留学。 “拉美现在正在经历疫情的峰值,我希望拉美国家能学习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中拉人民能互相帮助,一定能共同渡过这个难关。”霍凯说。 刚刚结束实证会计研究的在线期末答辩,霍凯也在规划着暑假的川西之行。“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美丽的藏区看看。”霍凯充满期待地说。 原标题:“患难之交”:一名阿根廷留学生的抗疫故事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