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肢体麻木、口齿不清 警惕“小中风”发作
突然肢体麻木、口齿不清 警惕“小中风”发作 2020年08月21日08:25 来源:羊城晚报
老年人突然出现“一过性”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说话不利索,头晕、视物模糊等异常表现,但持续时间约一小时内就缓解了,有人称为“小中风”,医学上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吴智兵主任医师提醒,老人对于“小中风”要重视,虽可能是“大中风”的前兆,但也不用过于恐慌,老年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脑梗塞病灶。 有些“小中风”可能无症状 吴智兵介绍,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不稳定的话容易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到远端堵塞了脑部的小血管,但是栓子可能很快就溶掉了,或是周围的其他血管很快就代偿了,症状随后就消失了,这样就引起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时脑血管痉挛或血流动力不足,也可能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人会突然出现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某个肢体无力、失去平衡力、眼睛黑蒙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有些人平时没有感觉到上述“中风”症状,但做脑部的CT或磁共振时发现有梗塞灶,才知道曾经脑梗过。吴智兵介绍,“中风”刚发生时做CT检查未必能看到病灶,一般要大概1天后才能看到,磁共振检查会更敏感些,能更早发现。 小中风后可做这些检查 小中风的症状可能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不会予以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小中风是大中风(明显的脑梗塞)的预警。有数据显示,小中风发生后,50%患者3-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大中风。 吴智兵提醒,老人对小中风要重视,但也不用特别恐慌,不要脑部查出有梗塞灶就惶惶不可终日。其实70岁以上老人如果做脑的CT或磁共振,大多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梗塞灶。就算没有明显梗塞灶,老年人的脑血管成像上看上去也不会像年轻人的脑血管那样“枝繁叶茂”。 那么发生过小中风后该怎么办?吴智兵介绍,不管症状好了还是没好,也不管好得快还是慢,都要赶快去医院进一步诊治,查找原因和危险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预防。 可以去做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斑块情况;可以做磁共振或CT成像检查,发现有无局部的缺血病灶以及脑血管的状态。另外可以检查、评估有无脑梗塞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房颤、吸烟、超重、饮酒、少运动等。 检查评估完后就可针对性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有动脉粥样斑块的则进行药物治疗稳定斑块。哪怕血脂不高也要进行降血脂治疗,有助于斑块缩小;若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可考虑进行介入治疗。但在脑血管中放支架要经过严格、慎重的评估。(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张秋霞 锁卓琪)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致敬医师:用生命守护生命 为健康中国聚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详细】 冰箱塞得满满的,哪些菌最“嗨”?消毒应该这样做!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好伙伴”,默默奉献自己的“温度”让进入箱体内的食物“ 保持青春活力”。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甚至会惹祸上身呦!【详细】 相关新闻
警惕血管“活火山”粥样硬化斑块 专家支招如何抑制 一招判断斑块安全性 磁共振检查的这5个注意事项,你都知道吗 老人肢体无力瘫软 未必就是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风险大 手术除斑斩草除根 新式扫描可让人提前5年预测心脏病发作风险 小中风是中风发生的前兆吗?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大意! 我国实现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快速、高分辨、动态成像
精彩图集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