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一常用药增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研究发现一常用药增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2020年09月08日09: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参考消息》7日刊登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有关的常用药》。摘要如下: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称,治疗过敏、感冒、高血压和尿失禁等疾病的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增加老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结果于2020年9月2日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杂志《神经学》周刊网站上。 目前,抗胆碱能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大大小小数十种疾病。其中一些抗胆碱能药物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而另一些可以通过药店柜台直接购买。它们通过阻止乙酰胆碱——对记忆功能至关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或化学信使——与特定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其影响结果是抑制副交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与各种无意识的肌肉活动有关,比如胃肠道和肺部的肌肉活动,以及流涎、消化和小便等人体生理功能。 研究人员称,认知正常的研究对象在测量指标位于基线时,至少服用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并被跟踪达10年后,相较于没有服用此类药物的研究对象,出现轻度认知损伤的可能性就会增加47%。轻度认知损伤通常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前兆。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副教授莉萨·德拉诺-伍德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在认知问题出现之前,减少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可能对预防未来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受负面影响很重要,尤其是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较大的人而言。” 688名平均年龄为74岁的成年人参与了此项研究,并按性别平均分组。研究开始时,所有研究对象都没有出现认知或记忆问题,并报告了自己是否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其中服用者占三分之一,平均每人服用4.7种抗胆碱能药物。研究对象接受了长达10年的年度综合认知测试。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致敬医师:用生命守护生命 为健康中国聚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详细】 冰箱塞得满满的,哪些菌最“嗨”?消毒应该这样做!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好伙伴”,默默奉献自己的“温度”让进入箱体内的食物“ 保持青春活力”。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甚至会惹祸上身呦!【详细】 相关新闻
阿片类药物在法渐成隐患 每周约4人死于服用过量 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21世纪的“恶魔性疾病” 著名学者提出擒魔方略 抗菌药物 服用有规 杜怡峰谈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防治 铁蛋白水平与认知能力相关
精彩图集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