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教育 > 【电台道】致敬!天津这群老师“不一样”!

【电台道】致敬!天津这群老师“不一样”!

2020-09-16 00:30
导读:“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每到教师节,学生们都会向自己的老师送去这样的祝愿。但是对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来说,这样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也是奢望。因为他们的学生可能连教师节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孩子也能教?”估计许多人都有这

“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

每到教师节,学生们都会向自己的老师送去这样的祝愿。

但是对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来说,这样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也是奢望。因为他们的学生可能连教师节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的孩子也能教?”估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以至于说起特教老师,许多人认为是“看孩子的、高级保姆”。

然而,当你走近特教老师,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份很有技术含量、并且很需要耐心的工作,不会说话的学生在特教老师一遍遍地训练下,能开口说话,不能自理的孩子在特教老师的不懈教导下,知道大小便要去厕所……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特教老师的帮助下,走进普通学校,融入社会……这其中的难度不亚于把一个普通孩子教育成名牌大学生……这一切,特教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天津广播记者采访了北辰区特教学校的四位老师,期待能从她们的讲述中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教师中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

  冯锡莉:痛并快乐着

▲冯锡莉 32岁北辰区特教学校融合教师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10年

做特教老师是一份很难获得成就感的工作,特别是教一些自身能力不太好的小宝宝的时候,可能教他一年,他进步只有一点点。所以做这份工作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我班上有个孩子是中度自闭症,刚入园时,非常粘妈妈,即使妈妈在身边也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他,只要有人碰他,就哭个不停,很多辅助及身体提示都不能实施,严重影响了康复进度。后来我分析了各种原因,发现他跟熟悉的人较为亲切,抵抗情绪少点儿。于是,我每天早上热情地蹲下和他打招呼,带着他去拿玩具,从简单的远距离招手到近距离握手,再到现在他主动地拉着我的手一起出操。在普通小朋友身上这可能只需要一个星期便能做到,但我跟他却共同努力了一个学期。

▲特教老师教孩子说话

类似的问题几乎班上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同时又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个好的行为的树立需要我们反复地强化和及时的泛化。有时,为了一句“妈妈”我要从认识照片开始,然后到口部按摩,再到m、a的正确发音,最后重复上百遍甚至上千遍的语言提示“妈妈”。当孩子能够真正明白谁是妈妈;当孩子能够真正意义上喊出“妈妈”时,是我最快乐的时刻。

  苏红玉: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

▲苏红玉 26岁北辰区特教学校一年级教师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3年

我们的孩子,尤其年龄小的孩子,许多自理能力都不行,所以帮孩子处理大小便是经常的事儿。

我常开玩笑说,工作以后,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给孩子们处理大小便,给孩子换裤子。

我以前有点洁癖,第一次给孩子处理大便真的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但现在已经驾轻就熟了,因为孩子皮肤都很娇嫩,我会先拿湿纸巾给他擦,再拿干纸巾擦,再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然后再给家长发一条微信,嘱咐家长,等孩子回家,一定要给孩子先洗个澡,怕白天清洗不到位。还有第一次去男厕所,课间,我要看着我们班男生去厕所,他们有的不会脱裤子,我得站在边上,把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教给他们,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你告诉他一步,他就会去做一步,如果你不告诉他,他可能提上裤子就跑了,也不知道擦屁股,也不会去洗手。

▲特教老师陪孩子上厕所

我们特教老师,挂彩也是常有的事儿。有的大一些的、程度比较重自闭症的孩子没有语言,当他有需求的时候,他表达不出来,完全得靠你去猜,但是如果你猜不准或者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产生比较激烈的情绪反应。比如用自己的头去撞暖气管、撞桌子,我之前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我总去制止他的行为,怕他伤害到自己嘛,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要一靠近他,他就用手指甲使劲抠我的手,我的手面经常被他抠的血肉模糊的,夏天还好,冬天,风一吹伤口特别疼。

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适应,这个孩子基本没有情绪行为问题,而且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他现在经常会过来抱我,亲我,运动课上他总是挎着我的胳膊,腻着我。

  张莉:进入普校不是终点

我在班里工作四年了,大概相继有将近20位小朋友,他们都能够去到普通幼儿园或者普通小学里面去入学,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情。但是每次升学季我都会替他们捏一把汗,因为很怕他们在学校里面,出现一些问题,怕那边的老师不接纳,怕同学欺负他们,心里总是很忐忑,也害怕有一天家长可能会给发信息,说孩子在那边遇到了一些状况什么的。

虽然害怕,但是每个孩子从学校走出去之前,我们都会跟家长说,将来有任何的需要都可以来找我们,因为如果孩子在普通学校出现一些问题,普校的老师可能不具备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家长可以随时来找我们。

即便进入到普通学校,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到达了康复的终点,这条路还是挺长的,需要家长不断地去努力。包括普通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能不能够很好地去接纳他们、帮助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马玲:孩子比我们难多了

▲马玲 30岁 北辰区特教学校职高部教师 工作6年

我们学校的孩子现在有在茶园工作,有在物业工作,他们都是智力障碍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工作没有那么高端,但他们能有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业的孩子,我们会派老师过去跟岗,从上班到下班一直跟着他,教他新环境里工具都放在哪儿,如何与人沟通,工作流程是什么,还有上级是谁,遇到困难应该找谁,等孩子适应环境之后,我们老师再慢慢撤离出来,但是我们也不完全放松,我们会了解他的工作情况,如果孩子在新环境中遇到问题,或者孩子的工作单位希望我们去看看孩子,提供帮助,我们也会去。

每次去孩子的工作地点看孩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总有说不完的话,就跟父母担心孩子一样,总害怕他会出现一些问题,一定要多唠叨几句,总想着怎么把他们的能力再提高一下,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地更积极一些,能够更好地融入正常的工作环境,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孩子就不会被辞退嘛!

可能许多人觉得我们特教老师很辛苦很累,说实话,孩子比我们难多了!尤其就业方面,咱们普通人找工作都感觉难,何况他们呢?而且在残疾人群体里,心智障碍的孩子比肢体残疾的孩子更难。孩子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上稳定下去,对我来说包括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来说,是最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情。

在这样一群特教老师的努力下

天津实现

自闭症学生就业零突破

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就读零突破

并且

有越来越多的学生

从特教学校

进入到普通幼儿园、小学、中学就读

让我们替孩子们向特教老师道一声

您辛苦了!

节日快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