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需重视户外活动
预防近视需重视户外活动 何 娟 2020年09月22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象】日前,教育部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近视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防范青少年近视成为从家庭、学校到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标。专家指出,相比于矫正和治疗,预防近视才是关键。 【点评】 关于近视的成因,说法有很多:有人说是遗传,也有人说高度近视才会遗传,还有人说主要是后天原因。近期一项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生率呈负相关。换句话说,花足够长的时间在户外,对于预防近视有着一定效果。 从遗传学的角度讲,近视确实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每个人都可能携带近视基因。但是,近视基因只意味着概率上的可能性,并不必然导致近视。有专家形象地解释,近视的形成就像往一个秤上加砝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近视,而砝码的来源有很多,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近视基因的遗传度介于50%—90%,这也说明,虽然有一半以上的砝码是由遗传加上去的,但预防近视仍然有不小空间。 导致近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不良的用眼习惯。现实中,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近视十分常见。青少年经常被师长叮嘱“看书、看电视不要离得太近”,这个道理对成年人也同样适用。无论是用眼姿势、距离不对还是用眼过度,都指向不良的用眼习惯。教育部的调研数据显示,近半年来,每天上网课总时长1小时内、1—2.5小时、2.5—4小时、超过4小时的学生,近视检出率分别为45.8%、49.3%、62.4%和76.7%,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不良用眼习惯对近视的影响。 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系研究表明,户外光线很有可能是影响眼睛屈光系统的另一重要因素,但起作用的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有研究者认为,太阳的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高数百倍,光照越强,多巴胺释放量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高强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模糊减少,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抑制近视的作用。还有学者认为,户外光照能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户外环境也能使眼肌肉放松,从而预防近视。 对于预防近视来说,遗传因素可能难以改变,改善用眼习惯也已经被反复强调,而人们对户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研究者认为,半年来中小学生近视率的增加,一定程度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户外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有效预防近视,需要提高认识,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专家提出,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使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也明确提出,每天应在日间户外强光下活动至少2小时,并保证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预防近视,增加户外活动,大有裨益。学校和家长一起携手,鼓励孩子们课间走出教室,节假日走出家门,让保障户外时间成为规定动作而非自选项目,才能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2日 05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孩子们返校迎来秋冬季 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 因疫情影响,沉寂半年之久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但学校由于人群密集,出现传染病的机会较高,专家表示,防控传染病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健康的重要条件,世界疫情还没有停下脚步,开学后我们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相关新闻
教育部: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 关注眼健康 2019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发布 全球超八成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 举办教师活动要加强效能管理 2018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首发式在蓉举行 父母年龄越大 子女自发性遗传突变发生率越高 身高由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 需重视孩子“身高管理” 云南省2017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举行
精彩图集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