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育儿假”最长可到孩子一岁
湖北咸宁“育儿假”最长可到孩子一岁 2020年09月21日09:12 来源:中国妇女报
9月15日,湖北省咸宁市发布《咸宁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在落实已有的产休假政策基础上,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自主探索实行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育儿假”,婴幼儿父母双方均可申请,假期最长可至婴幼儿年满1岁。 根据咸宁市卫健委2019年对城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开展的调查,“无人照顾孩子”是20~40岁育龄妇女不想要孩子或只想要1个孩子的主要原因,占比60.43%;在照护服务需求上,60.07%的人认为非常需要或者需要婴幼儿托育这项服务,如果有条件,86.24%的人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单位的托育机构。 为此,《实施方案》提出了咸宁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即2020年底前建成一批符合规范和标准且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服务试点机构;到2025年,全市形成形式多样、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还确定了咸宁市探索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五种基本模式,包括:一、家庭养育型,从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目标出发,制定出台支持家庭养育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家庭养育;二、政府引导型,各地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引导发展面向社会大众的普惠托育服务,重点支持建设能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托育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三、单位福利型,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单独或联合举办等形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四、社会创办型,利用出台的各项保障措施,梳理社会力量进入的堵点和难点,引导社会机构通过市场行为自建托幼机构;五、托幼一体型,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挖掘潜力拓展服务,开设2~3岁婴幼儿托班,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 《实施方案》还提出,各地可以采取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或者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辖区内托育服务机构发展,并将托育从业人员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将保育员、育婴员等纳入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为指导做好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还支持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申请成为儿科等相关医护人员基层服务定点单位,服务时长可作为基层服务时间,在医护人员申报专业技术高级职称时作为评审条件使用。 据悉,在托育支持方面,咸宁市此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对取得国家育婴师职业证书的保育人员给予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对提供社区托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用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房产、土地可以免征不动产登记费等等。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不少地区都开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探索试行育儿假。2019年6月,湖北省卫健委把咸宁确定为全省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示范试点,这也是该省唯一市级示范试点单位。(记者姚鹏)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孩子们返校迎来秋冬季 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 因疫情影响,沉寂半年之久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但学校由于人群密集,出现传染病的机会较高,专家表示,防控传染病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健康的重要条件,世界疫情还没有停下脚步,开学后我们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相关新闻
天津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件助力上班族“看娃” 方晋:解决好儿童早期照护与养育 关乎个人、家庭、国家、社会 河南出台新政解决上班族“看娃”难题 为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 北京市着力破解婴幼儿照护难题补齐“幼有所育”民生短板 浙江:用人单位可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破解“带娃”难题 广西出台实施意见 新建小区同步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场地 首届婴幼儿照护论坛举办 照护0-3岁婴幼儿 父母不能缺位 安徽将试点公办民营普惠性婴幼儿照护
精彩图集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