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东北】基层小平台 服务大民生
内容提要:9月22日上午,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新村社区的一片篮球场边,两位大爷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聊着家常。
9月22日上午,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新村社区的一片篮球场边,两位大爷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聊着家常。 和平新村社区书记张明伟介绍说,为了化解孩子们在此打球影响周围居民休息的矛盾,她三次请来家长、孩子,篮球架附近的居民,还有社区的民警,大家一起在社区的“评理说事”广场上协商约定打球的时间,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社区作为最接地气的政府部门,很多时候充当的都是‘灭火’的角色。” 和平新村社区居民夏云讲述居住环境的变化。孝媛 摄 “这个篮球场在改建之前是个大烟囱,一到供暖期,就顺着窗户缝往里飘黑灰。自从社区实行封闭管理之后,彻底改变了老旧小区多年以来的脏乱差。”社区居民夏云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住在这儿,别提有多幸福了!” 基层“小平台”承载着民生“大服务”。和平新村学区人口多、户籍人口流动大、租住人员密集、老年人口多,居民大大小小许多事务都沉积在社区办理,如何提高服务居民的效率,一直是社区的头等大事。 “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孝媛 摄 2020年7月1日,沈阳市在931个社区正式推行“全市通办”,居民在任意一个社区均能申请办理涉及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房产、卫生健康、医保、工会、残联等7个部门的115项便民服务事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以领取失业证为例,以前居民要带着各种手续和复印件来办理,最快也要三个工作日才能拿到,而现在,只需要带着身份证到社区,立等可取。”张明伟说道。 和平新村社区书记张明伟介绍“全市通办”平台。孝媛 摄 来和平新村社区为母亲缴纳医保费的邹先生也感受到了“全市通办”的高效率。“原来又要跑社区,又要到银行去存钱,得折腾好几趟。这回到这刷下身份证,扫码交钱,几分钟就办完,真是太方便了。” “全市通办”让居民避免了“跑空趟”的同时,也让社工人员由“专门专岗”变成了“全科全能”,“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其他的社工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下到社区巡查,打通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居民感受零距离贴心暖心的服务。 原标题:【幸福东北】基层小平台 服务大民生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