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治学,敢于质疑(传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确实是一种需要一点毅力的工作。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为继承这份弥足珍贵的财富,从今天起,本版与中国科协合作,开设“传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刊登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既有为祖国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期待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汇聚建设科技强国的精神力量。 ——编 者
1969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裂变物理和化学国际会议上,已是满头华发的英国科学家费瑟在回顾原子裂变研究历史时,指着演讲屏幕上的一张照片说:“这个年轻人的结论,是对的。” 照片上的年轻人是钱三强,“结论”指的是他20多年前提出的原子核三分裂解释机制。 1946年夏,钱三强正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在参加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纪念牛顿诞辰300周年庆祝会时,他注意到,报告中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核乳胶研究原子核裂变实验的径迹。在展示二分裂变碎片径迹时,投影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三叉形状的径迹,报告人未作解释,与会专家们也没有提出异议。 当时国际上一般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为什么照片上会出现三叉形状?钱三强默默将这个问题放进心里。 回到巴黎,钱三强立马请来助手开展裂变实验,妻子何泽慧也加入了团队。因为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测,钱三强时不时会头痛,身体也因为姿势固定僵化,周身各部位酸胀,或像针刺一样难忍。一向不叫苦的他开玩笑说:“这确实是一种需要一点毅力的工作。” 1946年11月18日,钱三强领导研究小组整理出第一篇关于三分裂的实验报告。短短两页纸的报告,附注了5例三分裂径迹照片和详实的测量数据,均指向一个结论:原子核裂变可能一分为三。 这篇题为《俘获中子引起的铀的三分裂》的文章很快引起国际关注,紧接着,钱三强夫妇的研究成果再次震惊世界:他们给出了四分叉形状的径迹,提出四分裂存在的可能性。 这一系列工作,被他的导师约里奥—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居里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虽然有权威科学家的肯定,但当时多个国家的核物理实验室并不买账。他们不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研究组能够推翻前人的结论,在核物理领域做出如此重要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费瑟就是其中之一。他看到关于四分裂的报道后,致电钱三强,表示想到巴黎实地看一看。钱三强原原本本向他和团队展示了详细的径迹测量、分析和回归计算方法。结果费瑟和他的团队回到英国后,自己做实验,只找到了足够多的三分裂径迹,没有四分裂。1947年,他发文否定了钱三强的结论。 一些不同的声音,并没有动摇钱三强对自己工作的判断。随着三分裂、四分裂被更多人发现,国际科技界认可了这对中国年轻人的贡献,钱三强和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7年,钱三强在法国科学界已经站住了脚,同事们都以为他一定会继续留在法国。怀着建设祖国的愿望,1948年5月,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告别老师,远涉重洋返回故土。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工作,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钱三强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4日 12 版) (责编:岳弘彬)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