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0.56% 完成“十三五”预期发展目标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申佳平)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颁布前2005年的1.60%提高了8.9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任务。 调查显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全部达到或超过“十三五”预期发展目标。其中,2020年上海(24.30%)和北京(24.07%)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24%,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领头雁;天津(16.58%)、江苏(13.84%)、浙江(13.53%)、广东(12.79%)、福建(11.51%)、山东(11.47%)、湖北(10.95%)和安徽(10.80%)8省市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10.56%的全国总体水平;辽宁(10.41%)、重庆(10.20%)、河南(10.17%)、湖南(10.14%)、陕西(10.13%)和河北(10.05%)6省市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了10%。 东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领跑,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3.27%、10.13%和8.44%。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4.24%、15.54%和15.21%。 不同分类人群科学素质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3.75%和6.45%。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13.12%和8.82%。 调查还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快速提升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东西部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2020年东部和西部地区差距为4.83个百分点,比2015年增加了1.15个百分点。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达7.3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依然明显。此外, 60至69岁公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仍然低于5%,亟需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素质薄弱群体的教育、传播和普及工作力度。 据介绍,为全面了解掌握新时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状况,中国科协于2020年4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69岁公民,回收有效样本30.98万份,并首次实现了对419个地市级单位全覆盖。 中国科协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制订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申佳平、章斐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