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新时期县域医卫服务体系基石
新的一年,评论·新闻版开设“高端论坛”栏目,将邀请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大型公立医院掌门人等,就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讲想法谈思考,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与力量。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夯实基层、立足长远,发展县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好的医疗服务,是医改一直以来的基本原则。新时期如何高质量发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基层、强县域? 第一是强硬件,优布局。全面强化县、镇(社区)、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并完善设备配备,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硬件保障,以此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设备改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第二是激活力,促发展。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关键要牢牢牵住全面落实“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等政策的“牛鼻子”,落实县域医共体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同时,进一步创新县域医共体内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坚持优绩优酬原则,形成按功能定位分工协作的高效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基层医务人员走上依靠优质服务获得合理报酬的良性发展轨道,用待遇留住人才。 第三是建机制,提能力。要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重塑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机制、构体系、提能力。在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时,先布局再发展,盘活县域现有资源,腾笼换鸟。一方面在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和学科建设上持续发力,同时促使县级公立医院下沉普通专科资源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新格局;另一方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守门”能力和特色专科能力,持续提升县域内住院率和基层就诊率。利用县域医共体构建上下贯通的接续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县域内偏远乡镇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是破壁垒,强改革。针对县域基层发展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破除不利的政策壁垒,大胆改革。一切改革措施都要围绕“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公平可及地看病就医,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结构,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行。 第五是引资源,促平衡。省级层面要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助力优质资源向县域流动,并持续发力缓解区域和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施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全面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薄弱专科建设,做强“龙头”;同时,实施珠三角地区优质资源与县域医共体基层成员单位基层组团式帮扶,助力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能力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强“基层”,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作者系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