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是世界癌症日 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 远离认知误区
内容提要: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依旧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表示,很多人对于癌症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这其中不乏一些讳疾忌医、拒绝筛查等延误诊断和治疗的行为。
天津北方网讯: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依旧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表示,很多人对于癌症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这其中不乏一些讳疾忌医、拒绝筛查等延误诊断和治疗的行为。要真正做到“关爱患者,共同抗癌”,这其中有医疗机构的责任,但也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真正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留意身体“警报” 郝继辉提醒,一些肿瘤早期具有隐匿性,被诊查出来时已经恶化为中晚期,给人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但实际上,当人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时,就已经给肿瘤早期的患者拉响了警报,需要格外留意。 比如,早期胰腺癌发病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很容易和胃肠、肝胆疾病相混淆。当患有胃肠、肝胆疾病的人久治不愈时,就要考虑查一查胰腺了。另外,如果渐渐出现消瘦、黄疸、严重腰背部疼痛乏力等症状,就更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此外,长期大量饮酒或吸烟、常接触化学毒物的人群在出现身体不适时,也不能大意。 定期防癌筛查 郝继辉提示,早发现、早诊断、早规范化治疗,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至少有3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还有30%的癌症是能够做到早期发现的。另外,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每年进行个体化防癌体检等都是防控癌症、提高早诊率的有效途径。 比如,戒烟或拒绝二手烟,有助于降低肺癌发病风险;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能够预防大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注射乙肝疫苗,是能够有效阻断肝癌发病的途径之一。此外,还有很多恶性肿瘤,虽然早期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定期查体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能得以早期发现。需要提醒的是,防癌筛查与常规健康查体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除了普通的内外科检查,肿瘤筛查一般还会加查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一些常见、高发的癌症项目,一般在体检前需要额外提出。 面对肿瘤 两种态度最不可取 郝继辉介绍,在对待肿瘤的态度中,有两种是最不可取的。一是“轻视肿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十分自信,觉得肿瘤这种疾病不会“招惹”自己,从而会忽视一些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拒绝必要的体检、查体;二是“恐惧肿瘤”,当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肿瘤后,过度恐慌,其精神溃败的程度甚至大于身体遭受的创伤,从而不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肿瘤列入慢性病的行列。癌症并不等于死亡,依靠科学规范化的治疗手段,肿瘤患者也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普通慢性病患者那样,重回工作岗位,实现正常生活。把肿瘤当作慢性病来治疗,也是希望患者走出认识误区,科学面对自身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