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里共享文化盛宴 河西区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圈
内容提要: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充分挖掘文化机构场馆、服务项目及专业人才优势,提高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了“10分钟公共文化圈”。西岸艺术节、西岸读书节等系列活动连年成功举办,西岸书斋纷纷落地,“哪吒闹海”等非遗文化深入人心……一件件惠民小事切实满足了人民文化需求,支撑起河西区公共文化新格局。
天津北方网讯:“在257米的高空阅读体验很特别,如果不想登塔,在沿湖的借阅区借书、阅读也很方便。”新年伊始,在天塔上的西岸书斋,家住天塔街的张先生带着上小学的女儿正在挑选绘本,“这里离家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设施很完善、环境也很精致,有时间就带孩子来坐坐。” 像这样的书斋,河西区共有10家。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充分挖掘文化机构场馆、服务项目及专业人才优势,提高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成了“10分钟公共文化圈”。西岸艺术节、西岸读书节等系列活动连年成功举办,西岸书斋纷纷落地,“哪吒闹海”等非遗文化深入人心……一件件惠民小事切实满足了人民文化需求,支撑起河西区公共文化新格局。 擦亮“西岸”品牌 共享文化成果 “在我家附近的西岸书斋看过书,在西岸电影院看过电影,原来城市舞台戏剧展也是‘西岸’举办的。现在我的文化生活几乎都被‘西岸’‘承包’了。”刚走出天津大剧院的马女士说道,“这个品牌这几年做的真不错,今天黄宏演的《上甘岭》很精彩,下次多叫几个朋友来感受一下。” 的确,“西岸”品牌已逐渐成为河西区的一面“金字招牌”。每年围绕“西岸艺术节”,举办千余场文化菜单式文化惠民活动、高雅艺术演出,吸引市民及游客赏文化演出、品文博展览。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各类线下文化活动暂停,但河西区文旅局开创性地开展特色线上惠民活动,并在疫情稳定后,举办了2020年广场演出季暨西岸艺术节开幕式,历时两个月,6场线下演出同步线上直播,惠及群众3万人;举办第六届西岸·城市舞台戏剧展,12场经典演出持续到年底,惠及1570人。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了河西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文化资源,成为天津市文化的一扇特色窗口。 提升全民阅读 建品质城区 在257米的云上,伴着美丽天津的天际线徜徉书海,天塔上的西岸书斋为年轻人提供新意十足的阅读体验;与之隔水相望的望塔书斋则以8:30至22:00的“超长待机”为上班族提供工余时间的精神享受;未来河西区还将把西岸书斋设在星级酒店内,在辐射周边社区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思想畅游的体验……利用区内丰富文化资源,河西区大力推动“书香天津”建设,倾力打造遍布河西区的特色西岸书斋,目前已建立10家,为附近居民带来便利舒适的阅读体验和浓郁的阅读氛围。 作为其中的“明星书斋”,与天塔书斋遥相呼应的望塔书斋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书斋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借阅效率,为不同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延时开放至22:00,充分保障了居民阅读时间。“这家书斋就在我家附近,面积很大,书的种类也全,不管是文学、历史,还是孩子们喜欢的绘本都有,很像咖啡馆的装饰风格我也很喜欢。” 环湖东里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书斋延时开放到晚上10时,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非常友好,下了班也能进去坐坐。” 以此为依托,河西区还将丰富活动内容与提升文化内涵相结合,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自2007年起,河西区文旅局连续十余年开展西岸图书节活动。2019年于各书斋举办了“书香西岸 共筑文明”2019西岸图书节系列活动,首次开展延时服务,便利读者;2020年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结合疫情情况,开展“悦津城 读西岸 用阅读点亮希望之光”2020西岸读书节系列活动,首创线上读书节,为疫情防控中的一线人员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送上鼓励和祝福,受益人数达20万人次。 多措并举存非遗 传承发展焕新生 河西区拥有42项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9项、区级30项。利用这些优质非遗资源,河西区文旅局每年开展多项非遗文化活动,在传承发展中,让非遗文化焕发了新生。 2020年11月20日开展的第二届西岸杯京津冀甘黔湘非物质文化创新创意非遗大联展,整合了来自京津冀甘黔湘六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线上直播和线下展览的形式,吸引逾15万人参展,不少居民特意赶来一睹非遗作品的风貌。看过精彩的现场表演和参展展品后,太湖路街的居民王先生表示:“对非遗不是很了解,今天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展品,才知道原来我们天津有津派面塑、鼻烟壶等这么多非遗文化,作为天津人真的很骄傲。” 而作为优秀非遗项目的典型代表,“哪吒闹海”这一区属宝贵的非遗资源的价值也得到充分挖掘。河西区将“哪吒”元素融入到旅游产业中,通过带领游客游哪吒旧址,听哪吒故事,学哪吒精神,使哪吒形象深入人心。“我们以哪吒形象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哪吒闹海夜赏灯、哪吒耳机、哪吒智能非遗簿、哪吒丝巾等。”河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这些文创产品在西岸京津冀甘黔湘非遗项目及文创产品大联展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大放异彩,展现了河西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 讲好河西故事,深植天津记忆。河西区群众文化与精品文化交相辉映,多元文化开放包容,打动更多人心,彰显河西魅力,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百姓生活更有情趣,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津云新闻编辑王钰晨)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