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推动县域医疗水平提升要“因县而异”
近日,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1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3月10日上午,在主题为“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 推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专场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执行主席霍勇表示,要通过学科中心建设与区域协作,提升县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要做到“因县而异”。 霍勇介绍,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提升县域医疗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以解决县域医疗发展现状、提升县域专科能力建设、建立慢病管理体系等为核心开展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提升县域医院医疗能力,要‘因县而异’。结合不同地区的人口健康状况及地域特色,有抓手的进行专科能力培训与提升。”霍勇指出,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县域的重大疾病、关键环节等进行标准化、体系化的学科建设,来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县域医疗机构的发展及县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提升。 霍勇提出,对于县域医院的发展,要重点着手三个层面:一是资源共享,包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人才培养,多渠道、多手段促进区域医疗中心沟通协作与资源流通,使医疗服务真正触达基层;二是加强学科建设,以胸痛中心为抓手,推动学科中心建设,从医疗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多方面推动县域医疗能力提升;三是预防、急救两头抓。既强调疾病的早期预防与健康素养提升,也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等一部分需要紧急处理或不适合转运的疾病,进一步提升县域医院救治能力,做好技术培训。 “过去三年当中,胸痛中心建设数量和认证覆盖率大幅增加,包括县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践,不仅体现在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对整个医疗机构协同救治体系的完善。”霍勇介绍,后续还将推动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助力实现“两个一公里”,即急性胸痛救治在县域乡镇的“第一公里”;救治后回到乡镇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