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0元学”为何成“空头支票”
在线教育“0元学”为何成“空头支票” 中国在线教育规模近年来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接连不断。教育机构为快速扩大用户数量,各自穷尽办法促销。“0元学打卡返现”即是其中之一。据报道,不少在线教育机构推出过这种营销方式来吸引用户。家长购买在线课程后,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一定天数的打卡,就可获得“学费”全额返现。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有家长完成打卡天数后,却被教育机构以有两节课“无孩子声音,是代打卡”等为由拒绝返现。 这种做法有违契约精神,是在“过河拆桥”,不少家长在朋友圈给这些机构打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广告,现在却不能如约返还学费。而一些企业还“反咬一口”,声称“规则没变过”,是家长在当“羊毛党”。正如有家长称,“超市卖特价品,消费者买了,能说消费者是‘羊毛党’吗?”而就算一些家长确实是“薅羊毛”,钻规则的空子,与教育机构没能完善规则、“0元学”活动存在规则漏洞有很大关系,问题也出在教育机构,而不能怪这些家长。 教育机构既然发起了“0元学”的活动,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不能让“0元学”活动成了骗人的把戏,成了不会兑现的“空头支票”。对此,亟待对泛滥的“0元学”活动加强监管。而“0元学”活动乱象,不过是在线教育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像退费难、诱导贷款、霸王条款、教师资格造假、虚假宣传……这样的乱象就较为普遍。所以,要规范“0元学”活动,关键还是要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监管,让在线教育机构能够规范运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线教育是朝阳产业,不能让行业乱象影响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需要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预存资金监管,防范一些无良机构在拿到用户大量预付资金后“跑路”、停运。对教育机构推出的“0元学”活动,也要加强监督,防范一些机构有意欺骗。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要增强维权意识、防范意识。比如对于一些教育机构推出的“0元学”活动,要多一些防范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要防范教育机构“过河拆桥”,要选择资质可信的机构,要认真阅读相关条款,防范一些教育机构预先“埋雷”。此外,还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要能依法维权、理性维权,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成为无良机构“慢刀收割”的韭菜。 (责编:王震、赵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