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国际中文教育产品质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其中,“一平台、两体系”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是新时期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建好“一平台、两体系”必须统筹协调做好标准研制推广、推动多元办学和打造师资队伍体系。 首先,构建标准体系是建设中文传播平台和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行稳致远的基础。质量提升,标准先行。经过多年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包容开放、便于实施的教师、教学、教材、课程、考试等系列标准,规范和服务了各国各地各校开展中文教育,起到了标准引领的积极作用。面对新时期教育理念发展、新技术应用、在线中文教育、“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等多样化个性化新需求,要与时俱进制定和完善系列标准。同时,着力增强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推动中文教育系列标准国际化,并配合做好与相关区域和国家标准的对接,切实使之发挥提高国际中文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 其次,建立健全多层次多主体的办学体系是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坚实载体。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国际中文教育需求旺盛、基础坚实。为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语言学习需求,要兼顾学历学分教育和选修体验式学习,配合支持各国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提供大中小幼中文教学服务,充分发挥中外院校办学主体作用,积极吸引中外企业、机构、组织和个人参与办学,借鉴基金会模式等国际惯例运作项目,继续秉持中文教育的公益属性,逐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发展。 第三,打造数量充足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是“一平台、两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语言相通是民心相通的根本,师资队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2004年以来,仅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即累计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6万多人,他们用中文浇灌友谊,用文化拉近距离,成为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随着“中文热”持续升温,需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特别是逐步实现以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为主的师资本土化。当前,亟须在教师和志愿者的待遇标准、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政策优惠,提高中文教师的岗位和职业吸引力。同时,积极推进将国际中文教育明确一级学科地位,健全国际中文教育本硕博学科体系等,为师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中文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种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提高国际中文教育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应有之义。“一平台、两体系”为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发展路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 (责编:艾雯、刘叶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