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高水平的中医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崔元苑)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举行发布会。围绕“十四五”期间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在会上表示,人才是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在完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以及健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提质增效。 卢国慧介绍,主要有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医学人才成长特别是中医药人才成长有其自身规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到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有效方式。前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教育部、卫健委已经针对院校教育出台了专门文件,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对院校教育环节作出了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在凸显人才培养的特点方面有了一些很具体的改革举措,目前正在推动落实。“十四五”期间,还将围绕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师承教育方面,加大制度机制的建设力度,推出一批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也称为“歧黄工程”。该工程将作为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将通过这个工程着力推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评选表彰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先进典型,特别是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以及名老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重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这些举措,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与“十三五”相比,“歧黄工程”在项目数量、培养人员规模以及投入上都将大幅增加。 三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地方,也是中医药人才大有可为之地。“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招收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培养一批本科学历的中医师。还将加大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和基层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培训,以此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为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长期扎根基层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建立了900多个工作室,计划再建1000个左右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力争实现县级中医院全覆盖。鼓励中医药专家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 四是要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推动构建合理的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把中医学的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同时,将推动建立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长效机制,以此引导全国各地建立不同层级相互衔接的人才评价表彰激励机制,选树一批行业模范和典型,增强岗位职业荣誉感。 卢国慧指出,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特色人才队伍,使传统的中医药发扬光大,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找到高水平的中医,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