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 “焦虑”千万有个度
内容提要: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一些考生或家长在这段时间很容易出现焦虑等情绪。本市心理专家杨秀华提示,临近高考,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非常重要。
天津北方网讯: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一些考生或家长在这段时间很容易出现焦虑等情绪。本市心理专家杨秀华提示,临近高考,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非常重要。 临近高考,准备应考的考生容易焦虑、紧张,担心自己复习不到位,担心考不好。其实,此时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生理情绪,大可不必为此紧张,而且适度焦虑有助于让人集中注意力,更利于发挥潜能。但要警惕过度焦虑情绪,如果考生出现过度焦虑的表现,比如吃不好、睡不好,就无法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所以在考前这段时间,应尽可能地放松身心,把握好复习重点,在复习中适当取舍、有的放矢。如果产生焦躁、疲沓、不想学的情绪,可以适当休息调整一下。比如每周找出一段空余时间,放下书本和卷子,暂时不要去想学习的事,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或运动一下,让大脑放松放松,让自己处于愉悦、舒适的状态。 有的考生或家长对考试成绩期望过高,也会给考生增加压力。考生首先要记住,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并不是全部,应当以平常心对待,正确认知自己,不要期望过高,也不要过低。同时,高考前的备考阶段确实很难熬,除了要调整心理预期外,还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更有信心。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树立自信是非常关键的,应经常给自己一些积极心理暗示,比如选择一个相对安静、放松的环境和时间段,写一写、说一说或者画一画、唱一唱自己的优点,或是令自己感到自豪的几件小事,这些既能让自己身心愉悦,还能给自己加油打气、树立自信,让自己更好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高考前这段时期,考生如果感觉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调整好心态,可以多向老师、家长或好友倾诉,寻求帮助。老师会根据不同考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也会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在家中,家长是孩子的陪伴者和照顾者,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支持考生的力量。所以,家长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能自乱阵脚,要尽量营造良好、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给考生提供稳定而强有力的支撑。在孩子有需求时,家长要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孩子没需求时,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保持一些距离,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当孩子向家长倾诉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疏导、调整,可以带着孩子外出散散步、逛一逛,聊聊心里话,与孩子一起放松心情、心态。 为您服务 热线电话:58660100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