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技帮扶促进成果转化(专家观点)
近年来,小小木耳成为陕西省柞水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如何保持木耳产业良好发展势头?不久前,在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与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食用菌协会、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柞水木耳振兴2021科技之春活动上,专家对此建言献策。 “要把木耳科技、木耳产业、木耳文化统筹起来,过去木耳帮助了柞水脱贫,今后还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说。 2017年,科技部牵线搭桥,帮助柞水县引进了李玉院士团队。菌种好,菌才好。李玉院士团队多次深入柞水,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了柞水本地主栽木耳品种,创制和选育了适合柞水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当地木耳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会专家认为,“柞水木耳”品牌处于加速上升期,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障产品品质,建议做好标准,严格控制品质,维护健康、安全、高品质的口碑。同时,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做到木耳产业生产全程、全链条溯源。 一些农户不熟悉现代化菌包生产流程,影响了木耳产品的标准质量。为此,活动现场发布了《木耳产业标准化发展柞水共识》,全国木耳主产基地县在加快木耳菌种菌包、种植技术、菌用机械等全产业链标准制定步伐;强化标准推广应用,在木耳主产区加大技术培训,提升菌农素质,切实提升主产区标准化作业水平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专家认为,柞水木耳快速发展,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未来还需在数字基础设施和物流设施上继续发力,助力木耳产业更好更快走出大山。 当前,柞水木耳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够强。“科技部将继续坚持‘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实施科技帮扶项目、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支持柞水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胡益锋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7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