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老!追忆袁隆平院士的天津情缘
内容提要:今天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湖南举行。在这个举国同悲的时刻,津沽儿女格外怀念把毕生精力放到提高粮食产量上的袁老,追忆他与天津、与小站稻的情缘。
今天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湖南举行。在这个举国同悲的时刻,津沽儿女格外怀念把毕生精力放到提高粮食产量上的袁老,追忆他与天津、与小站稻的情缘。 “我来津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振兴天津小站稻,要把更多的力量投放在天津,提高天津小站稻产量和质量,让老百姓在吃饱的基础上能吃得更好、更健康,让人们口中的稻米吃得更香甜!”2005年,第二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在天津召开期间,出席论坛的袁隆平院士曾这样为小站稻鼓劲加油。如今,袁老已经离去,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种团队全体人员说,定不辜负袁老嘱托,要努力让小站稻更香更甜,为我国优质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袁隆平院士在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天津分中心指导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袁隆平院士儿时成长在天津,对小站稻情有独钟。为推动天津小站稻及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在袁隆平院士亲自指导和支持下,2003年6月,科技部在天津批复组建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2011年12月,在分中心基础上批复组建了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亲自出任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2005年9月,袁隆平院士在津参加第二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并发言 为推动杂交粳稻快速发展,袁隆平院士委派其得力助手邓华凤博士协助中心育种团队,对限制杂交粳稻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攻关,解决了稻米制种产量不高等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系列难题,选育了一批优质特色小站稻品种,其中,育成的杂交粳稻良种天隆优619被认定为天津首批小站稻品种,成为2018至2020年我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粳稻品种,确保了天津小站稻品牌的种源可控。 2011年3月,袁隆平院士到中心三亚南繁基地指导 2018年10月20日,津南区举行天津小站稻推介会,袁隆平专程发来贺信,支持小站稻的发展,为小站稻“打call”。他在贺信中说:“天津小站稻历史悠久,稻米清香可口、回味甘醇,深受消费者喜爱,曾是我国最知名的稻米品牌,名扬天下。天津市举办小站稻推介活动,这是天津小站稻产业发展历程的重要盛事,必将推动北方粳稻的快速发展,重振天津小站稻,再创品牌辉煌。”他还希望天津“通过招贤纳士、招商引资,将传统稻作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天津小站稻新品种的研发,把小站稻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天津地方特色,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2019年10月召开的天津小站稻振兴峰会上,袁隆平亲笔题词“小站稻重振辉煌”,为小站稻发展助力。2020年10月天津小站稻品牌推介会上,袁隆平院士再次亲笔题词“百年津沽小站稻、中国隆平稻花香”,为小站稻品牌振兴加油。 2015年3月,袁隆平院士到国家粳稻中心三亚南繁基地指导 袁隆平院士不仅为天津小站稻研发指明了方向,也对中心育种团队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2003年至今,袁隆平院士已为中心培养了一批博士后、博士团队,并曾先后6次到国家粳稻中心天津总部育种基地以及海南三亚、江苏盱眙、河南信阳等育种试验基地指导工作。而今,天津小站稻的播种已经将近100万亩,培育了多个小站稻优质品种,先后在全国优质稻品评选中多次斩获大奖。作为小站稻的核心产地,小站镇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表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生产更多、更优质的小站稻,用实际行动告慰袁老。”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