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观测到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的记忆效应
IT之家 6 月 17 日消息 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开放量子系统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与奥地利科学院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观测到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的非马尔科夫性,证明了量子记忆效应的操作依赖性。 IT之家了解到,该研究成果 6 月 9 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据介绍,记忆效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疾病传播、生化过程、光纤通信等。记忆效应的长度、强度和结构等是表征物理演化的重要参数。在量子信息科学中,理解和控制记忆效应对于发展量子技术至关重要。由于系统和环境的耦合,开放量子系统的演化会展现非马尔科夫性,为研究量子记忆效应提供了平台。然而,由于量子测量会引起系统量子态的坍缩,实验者对系统的探测会影响系统的后续演化,这使得以前人们对量子记忆效应的研究局限在单步演化过程,即初态制备后进行演化最后进行量子测量,而在演化过程中不进行测量。 近年来,李传锋研究组利用单步演化在开放量子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列成果,包括观测到马尔科夫环境到非马尔科夫环境的突变 [Nature Physics 7, 931 (2011)]、利用演化的特征谱观测非马尔科夫性 [PRL 120 060406 (2018)]、构造可控相位退相干演化模拟器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3453 (2018)] 等。在本工作中,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利用过程张量的方法,将可控探测和系统演化分开,从而可以研究多步演化。研究组利用一对纠缠光子的偏振和路径自由度,构造了两类多步演化的开放系统动力学过程,通过度量这两类演化过程在不同测量方式下的非马尔科夫性,证实了量子记忆强度的操作依赖性。 该成果开启了多步演化过程的量子非马尔科夫性的实验研究,充分展示了多步演化过程的高阶量子记忆效应特征。 ▲图 1:研究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量子记忆效应的实验光路图 ▲图 2:实验结果。(a)和(b)分别展示两类多步演化过程的非马尔科夫性(N)及不同测量方法下的量子记忆强度 论文链接: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26.230401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