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铁全线隧道顺利贯通
人民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铁路局)获悉,2019年12月12日上午11时18分,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梨花顶隧道内热烈的欢呼声中,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个隧道历时63个月顺利贯通,同时,该隧道也是京沈高铁京冀段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这标志着京沈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如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京沈高铁起自北京星火站,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终至沈阳站,正线全长698.294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一纵”——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北端通过沈阳枢纽与哈大高铁衔接,南端经北京枢纽与京广、京沪高铁相连,是纵贯南北、沟通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腹地及华东、中南地区高速铁路客运通道。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已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北京至承德段正在建设中,京沈高铁建成通车后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 据京沈客专京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沈高铁京冀段正线全长290公里,其中北京境内98.4公里、河北境内19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含隧道54座,共计长152.8公里,其中最长的梨花顶隧道全长12.243公里,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横跨京冀两地,为单洞双线隧道,下穿山岭和明长城,地质构造复杂,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由中铁十九局和中铁二十二局承建施工。 据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承担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北京至承德方向6189米的施工任务。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且地处北京周边工期影响频繁、环保要求严格等不利因素,创新工艺、优化流程,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应用了湿喷机械手及带模注浆等工艺技术。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湿喷机械手,能解决围岩差、浅埋偏压等问题,有效减少作业面人员数量和材料损耗,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隧道内粉尘浓度,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施工质量。为了解决槽道安装精度问题,项目创新小组研发了预埋槽道自动顶升系统,使槽道报废率从原先的5%,降到了1.5%左右,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对河北承德等沿线地区加快融入全国高铁网、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与东北地区的互通交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责编:赵春晓、吕骞) |
-
IT之家6月27日消息 苹果现获得一项“具有柔性显示结构...[详细]
-
IT之家6月14日消息此前业界指出戴尔最新的外星人m15R5...[详细]
-
本报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冯华)6月7日,国家航天...[详细]
-
IT之家5月27日消息据知名博主@数码闲聊站今日爆料,小...[详细]
-
IT之家5月25日消息 realme今日举行了真我心跳618发布...[详细]
-
IT之家5月18日消息外媒MacRumors报道,据彭博社记者Ma...[详细]
-
IT之家5月16日消息苹果在2021春季发布会上发布了新款i...[详细]
-
IT之家5月9日消息华硕为其即将推出的英特尔TigerLake-...[详细]
-
IT之家5月7日消息 联想将于不久后发布多款平板新品—...[详细]
-
IT之家5月6日消息 联想将于不久后发布两款平板新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