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数名企业家落选 应平常心看待院士评审结果
[摘要]如果定位是企业家,那么在商业上不断开拓创新,成就伟大的企业,市场最终会回馈企业家们的付出,民众对优秀企业家的敬仰、尊重并不比院士少。如果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学界也将有一套自身的评判标准,让那些敢于创新、勇攀前沿的科学家们获得应有的肯定。 李 艳 近日,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公布,之前备受关注的数位知名企业家落选了。 从年初开始,今年的院士增选工作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候选人名单中出现了多位企业出身的科学家已经是院士增选历史上的重大变化,而商界名流是否应该成为院士更是成为全民辩题。 对于公布名单,欢欣鼓舞者有之——“院士代表的是科学家在科研领域的最高成就,它不该成为社会名流的一种荣誉与身份,院士评选规则必须坚持公正性与合理性”;痛心疾首者有之——“这是学术小圈子和学阀们的又一次胜利,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喊了这么多年,优秀的科技企业家为什么不能当院士”。 其实,对于院士评审的结果,公众当以平常心待之。 不管是中国科学院还是中国工程院,都只是学术组织,选得上也好,选不上也罢,都属正常。选上院士说明其在某个领域、某个体系、某种规则下做出优秀的成绩,但是没选上并不代表不优秀,是不是? 中国有句老话,行行出状元。每个人的努力、付出都会有回报,但并非只有一个标准。不是说院士厉害,就人人都要当院士,也不是说各行各业的人只有当上院士才是优秀。如果定位是企业家,那么在商业上不断开拓创新,成就伟大的企业,市场最终会回馈企业家们的付出,民众对优秀企业家的敬仰、尊重并不比院士少。如果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学界也将有一套自身的评判标准,让那些敢于创新、勇攀前沿的科学家们获得应有的肯定。 企业家具有科学家的背景,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想要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工程院这几年也反复强调,要积极吸纳长期奋斗在民企科研一线、符合条件、德才兼备的英才进入院士队伍。这其中自然也有一套标准,比如企业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比如企业家是否具有科学家背景,是否真正从事了科学创新研究。 没有获得院士头衔,不妨碍人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影响世界的伟大成就。评上了,点赞;没评上,接受,都不是多大事。(平常心看待院士评审结果) |
-
IT之家6月27日消息 苹果现获得一项“具有柔性显示结构...[详细]
-
IT之家6月14日消息此前业界指出戴尔最新的外星人m15R5...[详细]
-
本报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冯华)6月7日,国家航天...[详细]
-
IT之家5月27日消息据知名博主@数码闲聊站今日爆料,小...[详细]
-
IT之家5月25日消息 realme今日举行了真我心跳618发布...[详细]
-
IT之家5月18日消息外媒MacRumors报道,据彭博社记者Ma...[详细]
-
IT之家5月16日消息苹果在2021春季发布会上发布了新款i...[详细]
-
IT之家5月9日消息华硕为其即将推出的英特尔TigerLake-...[详细]
-
IT之家5月7日消息 联想将于不久后发布多款平板新品—...[详细]
-
IT之家5月6日消息 联想将于不久后发布两款平板新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