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22万亩石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2020-06-22 21:35
导读: 本报广州6月17日电 (记者贺林平)6月17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针对粤北地区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和干旱问题,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森林植被恢复、经济利用类植被恢复治理、工程治理、生态经济型治理、生态移民等五大综合治理,重建了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使122
本报广州6月17日电 (记者贺林平)6月17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针对粤北地区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和干旱问题,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森林植被恢复、经济利用类植被恢复治理、工程治理、生态经济型治理、生态移民等五大综合治理,重建了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使122万亩石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石头山变绿水青山,有效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态收入。 广东省还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石漠化地区绿色惠民力度,全省石漠化林地基本被纳入了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管理。2016年以来,有石漠化土地的21个县(市、区)累计落实中央和省财政两级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达38.3亿元,为实施石漠化地区森林的长期管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经过多年探索,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成为首选模式。乐昌、乳源、英德、阳山四县(市)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油茶种植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51780.7公顷,提高广东省石漠化区域森林覆盖率1.12%。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8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 |
推荐文章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