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医保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真
内容提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惠民先行。近年来,市医保局大力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16年年底,实现京津冀异地住院直接报销,2019年年底,实现京津冀门诊费用异地报销。目前,本市已有168家定点医院纳入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范围。
携手逐梦 七年新变——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周年专题报道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京津冀推进异地医保结算,大大方便了三地百姓看病就医!”由北京公司派驻宝坻中关村工作的张先生,日前来到宝坻区中医医院就诊,感觉很便捷。 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惠民先行。近年来,市医保局大力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16年年底,实现京津冀异地住院直接报销,2019年年底,实现京津冀门诊费用异地报销。目前,本市已有168家定点医院纳入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范围。 2019年6月,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在津签署《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天津、北京、河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开通门诊直接结算的区域。 今年1月1日起,本市在原有62家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机构的基础上再次扩大试点范围,新增了106家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服务,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等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试点范围,加强妇女儿童医疗保障;将眼科、骨科、精神科等专科定点医疗机构纳入试点范围,进一步满足来津人员和随迁家属、子女就医需求,为外地来津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截至目前,本市共有168家定点医疗机构为外地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直接结算服务,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其中,三级医院43家、二级医院30家、一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95家。北京市有23家定点医疗机构、河北省有101家定点医疗机构为本市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直接结算服务。截至2021年1月底,本市参保人员在京冀两地门诊直接结算24581人次,医疗费用647.62万元,涉及医保基金313.72万元;京冀参保人员在津门诊直接结算8905人次,医疗费用192.85万元,涉及医保基金97.48万元。 在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同时,市医保局注重提升医保管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自助开通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今年1月1日启动滨海新区试点,4月1日将在全市上线运行。推动建立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协同对接机制,凡已办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备案的京冀参保人员,无需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并将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生育保险异地就医登记等服务事项列入承诺经办范围,持续优化医保管理服务。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继续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稳步做好住院直接结算,逐步扩大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范围,稳妥推动自助备案落地实施,不断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优化医保管理服务,让更多的参保人员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服务。(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