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希合作为何频提“一带一路”(望海楼)
11月10日至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无论是在希腊媒体刊发署名文章,还是与希腊总统、总理、前总理会谈会见,习近平主席都提到一个关键词:“一带一路”。两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样重点关注这一话题。 在欧盟国家中,希腊较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早参与早受益”。这以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合作成功为标志。面向未来,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中希要“加紧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水平。“加紧”意味着时不我待,“提升”则是在现基础上升级,中希共建“一带一路”潜力巨大。 双方有明确共识。除了对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有共鸣,中希领导人对共建“一带一路”也有共识。与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共建“一带一路”,将中欧陆海快线建成中欧货物运输和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帕夫洛普洛斯总统回应,希腊热切期待同中国加强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积极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会谈时,习近平主席就中希务实合作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希腊建设重要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战略对接。米佐塔基斯总理明确回复,希方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将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成为欧洲最大港口,带动欧亚互联互通。 当前面临新机遇。习近平主席此次访希,为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带来新契机。今年4月,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意味着两国关系迈上新高度迎来新机遇,希腊还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这些正能量背景,提升了中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水平。尤其习近平主席访希期间,双方明确表态,愿通过比雷埃夫斯港口等合作项目推动落实两国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希望,早日将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集装箱中转港,充分发挥其海—铁联运枢纽作用,提升中欧陆海快线的运能。 对外有示范效应。共建“一带一路”,有“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大格局”的特点。欧洲人看得清楚,中希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充分发挥了希腊区位和海运能力优势,向北延伸链接匈塞铁路,正在推动希腊成为中国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户,推动巴尔干地区更好融入欧洲。中希共建“一带一路”,将助力希腊实现建成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地位的目标,有力带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表达兴趣,今年3月,意大利成为七国集团(G7)中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中希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前景光明。有务实合作和文明对话的“双轮”驱动,中希关系发展必将“更快、更高、更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责编:李婷(实习生)、杨牧)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