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海”的机遇属于世界(开放谈)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重要起点。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如何理解中国经济这片海所蕴含的机遇呢? 世界经济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表明,一个体量巨大且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可为他国和地区的商品与服务提供庞大的市场空间、可观的增长潜力,可为国际资本和专业人才带来更为丰厚的长期回报。这一过程,需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特别是高端生产要素提供的创新驱动力和竞争效应,来推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在需求端,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在疫情等各类冲击下,中国国内市场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居民对各类进口消费品的需求总量和增长潜力巨大,中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扩大进口,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在供给端,中国日益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可为各国企业提供稳定的营运支撑。由此产生的规模效应有助于推动与中国供应链关联的企业特别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资源高度利用和成本有效节约。中国市场的强大支撑力,则为各种新技术和新业态提供了理想的发展土壤。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继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对接,外资的市场准入范围持续扩大,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从而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十四五”规划纲要密切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以开放的视野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系列举措,如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促进公平竞争、主动扩大进口等,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国外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进入中国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中国将通过全面促进消费、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夯实扩大内需和进口的基本动能,同时通过推进区域、平台、产业开放和新业态发展等规划措施,为吸引国外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创造更好的环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能伴随各种挑战。但中国经济拥有巨大的规模、足够的潜力和强劲的韧性,特别是拥有持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可以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开放程度日益提高是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中的一个重大确定性因素,中国经济这片海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力和更多机遇。 对各国而言,扩大开放也并非都是坦途,然而世界经济的发展终归要在开放环境中去加以解决,需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只有摒弃保护主义,在竞争中寻求多元化的合作途径,方能实现更广泛的共赢。 (作者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 (责编:艾雯、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