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殷纺生退休后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帮扶献余热 助老不停歇
内容提要:今年73岁的殷纺生是和平区南营门街绵阳道社区信华里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区发挥余热的老党员。2009年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后,她身兼数职,以社区老年协会会长、文明引导员、读书会志愿者、楼长等身份为居民和社区服务,带领志愿者与社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子,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73岁的殷纺生是和平区南营门街绵阳道社区信华里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区发挥余热的老党员。2009年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后,她身兼数职,以社区老年协会会长、文明引导员、读书会志愿者、楼长等身份为居民和社区服务,带领志愿者与社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子,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调查情况 “殷大姐退休前是老师,退休后比上班时还忙,每天上满了弦。”近日记者来到绵阳道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绵阳道社区里有信华里、树德里等多个小区,社区内老年人较多,4000余名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900余人。 “小区约四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年人。”殷纺生说起社区老年人的情况,如数家珍。2011年社区老年协会换届,殷纺生被居民选为会长。“既然做,就要做好。”殷纺生心里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做好社区老人帮扶工作,她结合原有统计资料,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重新统计,带着志愿者挨家入户摸底,摸清了社区中高龄、独居、空巢、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具体情况,并与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家属签订了“白天有人照料,夜间有人陪伴”协议,社区志愿者与19位空巢、独居、失能老人结对子进行帮扶。 解决难题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绵阳道社区志愿者与社区老人结对子,都是两名志愿者帮助一位老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助老志愿者只有6个人。”殷纺生说,那时候连一对一都实现不了。 人手不够,工作就做不了?殷纺生不这么认为。她每天入户走访社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和生活有困难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需求后,主动与社区内3户老人结成对子,设身处地、风雨无阻地帮助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殷纺生和志愿者的爱心温暖了社区居民和老人家属,很多退休后的居民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队。 人多了,就要更好地为老人服务。针对孤寡、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感到寂寞,高龄老人易出现突发情况的现状,志愿者与老人结成了“二助一”帮扶对子,上门聊家常,帮助做家务,解决生活难题。殷纺生告诉记者,之所以采用“二助一”的帮扶方式,一是因为志愿者普遍也都是退休后的中老年人,体力和精力上肯定不如年轻人,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可以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帮助。 情暖人心 多年来,殷纺生一直帮助社区老人。每到深秋,她都亲自为老人送去亲手编织的毛袜子。“殷大姐人特别好,这么多年总看到殷大姐来买毛线,就问她您怎么总买这么多毛线,后来才知道她是给老人们织袜子。”说起殷纺生,附近商铺的店员不停称赞。 80岁的张大娘以前一直参加社区活动,为大伙服务多年。眼睛患上黄斑病变后,张大娘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也只剩下0.1的视力。以往张大娘喜欢看京剧,但如今看不了电视,她急坏了。殷纺生得知情况后,购买了一台智能音箱送给张大娘,还专门为张大娘存储了很多京剧。一年夏天,暴雨过后拉萨道附近积水严重。为了防止老人?水出门买菜遇到危险,殷纺生自己花钱,多次往返菜市场为十几户高龄老人买好菜,又分别送到老人家中。 去年10月,殷纺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医生让她卧床休养,但她却一天没休息,一直在社区志愿者的岗位上工作着。防控疫情期间在门岗执勤,腰疼了她就用暖贴贴在腰上缓解,光暖贴就用了300多贴。社区居民说:“殷大娘退休后依然发挥着一名党员的作用,尽职尽责为社区和老人服务,是我们的偶像和榜样。”(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