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农业技术,创造美好未来”
近日,巴新菌草菇农民合作社农民驾驶卡车来到培训基地取运菌种。 1月12日,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镇近郊,一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推迟的培训班正式开班。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的4名中国专家,为当地种植户开展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现场教学。原本30多人报名,没想到现场来了七八十人,借用的场地不够大,不得不用竹子和木杆临时搭建一个教学棚。 自2019年8月该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专家组已开办了10期这样的培训班,每次都很受欢迎。专家组组长林应兴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培训设施条件比较简陋,专家们有时候就在大树底下讲课。为了让当地村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专家组将技术要点提炼简化,还免费提供草种、菌种和旱稻种子,帮助村民通过实践学会种植技术。据介绍,当地参与菌草种植的农户已达700户,有3000多户农民掌握了旱稻种植技术。 对一些缺乏谋生手段的当地民众而言,新技术让他们看到新的生活希望。东高地省亨加诺菲区的菲尼图古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村长托尼说:“在中国专家帮助下,村里的旱稻栽培从无到有,大片荒地变成金灿灿的稻田,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都满怀信心地准备通过辛勤劳动,学好农业技术,创造美好未来。” 目前,东高地省已将菌草和旱稻列为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来发展。林应兴说,他计划联合当地政府在周边省份再建七八个种植基地,并在当地建立制造菌袋的小型生产基地,惠及更多村民。戈罗卡镇农户扎卡·阿波莉去年2月开始种植菌草,当年12月底收入达1.3万巴布亚新几内亚基纳(约合2.4万元人民币)。她还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宣传,解决销售问题,打通了菌草的产业链。 林应兴表示,中国专家组还将资助并培训一批种植户,帮他们学会制作培养基、生产菌袋,进而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即便中国专家离开后,这些农户还能继续生产。这种模式使巴新农业发展变得更可持续,得到巴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2020年9月,巴新总理办公室官员、巴新央企库姆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纳鲁在视频网站上推介了这一项目。纳鲁说,这是巴新农民参与的最大农业合作项目之一,将显著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巴新实现2025年稻谷生产自给自足的愿景。 巴新国会议员、农业部前部长贝尼·艾伦说:“中国专家为巴新农户提供拖拉机耕犁土地,从现场培训播种、田间管理,再到最后收割,付出了很大辛劳。他们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 (本报堪培拉1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6日 03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