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皖智中学物理组开展第一次课题观察活动
我校省级课题——JK20094《指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高中课堂观察研究》开题后,我们于1月6日进行了第一次课堂观察研究活动。合肥皖智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主任特级教师胡爱兰、首席名师曹西杰、数学名师工作室主任田庆涛、教务处主任吴秀广、化学教研组长祝晓云、高一年级部副主任方元以及皖智中学物理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合理的分工记录、分析和研究。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实践证明,课堂观察是对传统听评课的一种超越与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研究者开始试图将“观察”这一研究方法引进到课堂。虽然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仅为观察与归纳,使用的观察工具也相对粗糙,但为后期课堂观察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种志研究等新的研究方法与理念不断融入传统的课堂观察研究中,涌现出各种新的课堂观察工具。20世纪末至今,随着人们对课堂观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课堂观察工具通过严格的测试、评估以及信效度的检验,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中心开发的课堂观察评估工具UTOP(UTeachObservation Protocol),已成为美国最常被使用和最受信任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具之一。 本次课堂观察研究分为课内观察和课后研究两部分进行。
课后研究部分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