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iPS细胞培养角膜移植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9月2日电 (记者刘霞)眼疾患者的又一大福音!日本大阪大学近日宣布,通过手术,他们成功将用他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的角膜组织,移植到了一名40多岁患有重度“角膜上皮干细胞衰竭症”而几乎失明的女性的左眼上。术后该患者视力得到改善,日常生活已经不受影响。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8月30日消息称,这例手术在7月25日进行,患者于8月23日出院,这是全球首例对利用iPS细胞培养出的角膜组织进行移植的手术。 在实验中,西田幸二教授领导的团队把京都大学储备的iPS细胞培养成角膜细胞组织,再将其制成不易发生排斥反应的圆形透明角膜片状组织(直径3.5厘米、厚度0.03—0.05毫米)。在大阪大学医院,团队专家把女患者左眼已发白变干的角膜表面组织切除,然后移植角膜片状组织。此前这名患者两眼近乎失明,手术后,患者左眼视力已经恢复到可以阅读书籍和报纸的程度,而且,也未观察到排斥反应。 以往的治疗方式是用死者捐赠的角膜来进行移植,但术后会发生强烈的排斥反应,患者往往会出现移植角膜脱落、一年以内再度失明的情况。 西田幸二团队称,利用iPS细胞培养出的角膜组织有望带来长期治愈效果。为了进行临床研究并观察此次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次移植只针对左眼实施,接下来还要进行一年的术后观察。西田幸二称,希望可以用5年时间把这项技术正式普及应用。 据悉,本次手术是应用iPS细胞移植在日本国内治疗的第三种疾病。今年2月18日,厚生劳动省专家委员会批准了庆应义塾大学使用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希望通过移植使损伤神经再生,恢复失去的运动机能和感觉;去年11月9日,京都大学开展了利用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 总编辑圈点 眼睛如同结构精密的相机,而角膜就像这部相机的镜头,它重要,却也脆弱。iPS细胞角膜移植的成功,给在黑暗中挣扎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而且是强烈的希望。角膜移植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最佳手段,但是角膜的供体总是有限,等待捐赠,耗时漫长,而且最后也未必能够等到。如果可以实现iPS细胞角膜的规模化生产,对眼疾患者来说,重见光明不再是奢望。我国此前也进行过角膜上皮干细胞的移植试验,同样取得了成功。干细胞在眼疾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转化正在加速。 (责编:赵竹青、吕骞) |
-
IT之家6月27日消息 苹果现获得一项“具有柔性显示结构...[详细]
-
IT之家6月14日消息此前业界指出戴尔最新的外星人m15R5...[详细]
-
本报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冯华)6月7日,国家航天...[详细]
-
IT之家5月27日消息据知名博主@数码闲聊站今日爆料,小...[详细]
-
IT之家5月25日消息 realme今日举行了真我心跳618发布...[详细]
-
IT之家5月18日消息外媒MacRumors报道,据彭博社记者Ma...[详细]
-
IT之家5月16日消息苹果在2021春季发布会上发布了新款i...[详细]
-
IT之家5月9日消息华硕为其即将推出的英特尔TigerLake-...[详细]
-
IT之家5月7日消息 联想将于不久后发布多款平板新品—...[详细]
-
IT之家5月6日消息 联想将于不久后发布两款平板新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