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防治流感
中医药如何防治流感 王红蕊 2019年10月25日07: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说文》曰:“疫,民皆疾也”,明确指出“疫”是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流感就是中医时疫的一种。中医认为,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不同季节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和而伤人,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 中医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分型,将流感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血证。 卫分证:相当于西医的单纯型流感。由于时令不正之气侵袭肺卫,卫邪相争于肌表引起,一般是流感的初期阶段。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口渴、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体温在39℃左右。治疗则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以银翘散为主方加减。热甚者加生石膏20—30克;舌苔厚、恶心呕吐者加茵陈、佩兰各10克;腹泻者去板蓝根,加黄连10克。如果项背强痛,眼眶酸重,加葛根15克、柴胡10克以清泻肌腠郁热。如果恶寒发热交替、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脉弦,是因表邪进入半表半里,宜用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配合治疗。 气分证:相当于西医的肺炎型流感。多由于邪热传里,壅塞肺气所致,一般是流感的中期阶段。表现为壮热、口渴引饮、咳嗽、气喘、咯血或痰呈铁锈色、舌红苔黄、脉滑数,体温多在39℃以上。治疗则以宣肺平喘、解热除烦,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针对邪滞肺卫型可加清肺止咳汤,炙百部15克、炙枇杷叶12克、炙紫菀15克、白前12克、青黛6克、橘梗10克、前胡12克、川贝母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咽痛加射干6克。痰多者可加鱼腥草30克等以清肺热。 营血证:相当于西医的中毒型流感。由于热毒劫阴,扰乱心神,煽风动血,瘀热互结引起,表现为高热不退,热度可达40℃以上,心烦不寐、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或颈项强直,舌质红绛或紫绛,脉弦数。治疗宜清营泻热、凉血熄风、清心开窍,以清营汤为主方。此型患者,病情严重、瞬息万变,热重者可加羚羊角粉0.6克—1.2克,冲服。 中医治病贵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流感病情重,变化快,更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病程、症状、表现及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药。中医药治疗流感有其独特的方法及疗效,且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中医治疗流感不仅能抗病毒,还能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驱邪的同时给予扶正,提高机体自身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吴以岭:增强自信,不断创新,致力于制定中医药的国际标准
精彩图集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