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先抓礼仪教育
受访专家: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学前教研室教研员 宗文革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言语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孩子步入幼儿园后,人际交往逐渐增多,就要试着开始培养礼仪了。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学前教研室教研员宗文革说,儿童期的孩子需要掌握生活礼仪、交往礼仪、文明语言礼仪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且家长在教育时要有的放矢。 生活礼仪。简单说,就是吃喝拉撒睡要讲究哪些。比如,吃饭时,对盛饭的人表示感谢;大便后用“请您帮帮忙”唤起别人的帮助,之后说声谢谢;睡觉前后,别人帮助穿脱衣服,也要感谢。 交往礼仪。对待家人有礼貌,能够按照家规要求做事;与小伙伴游戏时,在不同情境下有礼貌地说“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别人发言时,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在成人提醒下,能够遵守游戏场所和公共场合的规则;不经允许,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等。 文明语言。能够大胆地与别人打招呼;与别人讲话时,看着对方;日常生活中能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不说粗话。 三个方面的礼仪看似简单,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可能很难遵从,家长教育时应该掌握方式方法。 第一,做好表率。孩子喜欢模仿,家长要注意语言文明,言传身教很重要。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孩子表达意见时,成人能够蹲下来,眼睛平视孩子,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第二,用故事儿歌教育。3~4岁的孩子喜欢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如果成人能够把仪礼的内容编成故事、儿歌,用图片讲解,孩子更容易理解和学习,也能够在反复听说的过程中形成习惯。 第三,借助节日引导。如三八节,引导孩子说爱妈妈,关心妈妈的话;在中秋节、春节看望家中老人,知道关心问候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节关爱弟弟妹妹。这些节日能让孩子在被人爱的同时,也能够付出爱、表达爱。 宗文革说,家长在培养孩子礼仪时,有些误区需要纠正,如没有及时给予积极正面回应,表里不一,内外原则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以下方面尤其要规避:1.爱说反话。妈妈给姥姥买了新毛衣,姥姥会说:“净瞎花钱!”其实老人心里高兴,但是一旁的孩子听不懂反话。有样学样,今后他可能也会这样对待别人的心意。2.爱逗孩子。很多大人都喜欢逗孩子:“宝贝,把你的苹果给我吃一口。”当孩子听后把苹果递到了嘴边,大人假装咬一口说:“嗯,真好吃呀!”其实并没吃。这样做,会让孩子有“被欺骗”“不受尊重”的感觉,次数多了,他也就不懂得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3.缺乏正面反馈。成人给孩子盛饭,孩子说:“谢谢!”成人说:“别说了,快吃吧。”把很好的礼貌教育当做没必要。 宗文革说,家庭是我们开始礼仪教育的起始点,是传递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因此礼仪的核心应该是“内化传承,外化言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有礼貌、懂礼节和礼仪的人。(记者 李珍玉)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