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经营,足斤足两是必须的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客源量、订单量、客单价都有了显著提升。只有能够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商家,才能留住顾客,赢得未来 疫情期间,人们减少外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买菜,生鲜电商需求火爆、订单激增,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提升服务水平,推出了社区团购、集中配送、无接触服务等创新举措,确保果蔬、肉蛋、粮油等商品的供给。可是,在齐心协力促进行业发展的大“合唱”中,也有一些现象让用户体验不甚理想。 日前,有消费者反映,在某平台购买水果,说好20斤重,到手一称只有17斤,询问商家得到的回复是,水果加筐一共20斤,筐占了3斤,没有缺斤少两。如此解释,让人哭笑不得。有网友认为,在特殊时期,商家愿意送货上门,分量少点也不是大事。可笔者认为,诚信经营马虎不得。缺斤少两,做一锤子买卖,一次两次也许能侥幸过关,一个两个消费者也许会被蒙蔽,但成千上万个消费者可不容易被糊弄。口碑坏了,长久发展又从何谈起! 网购生鲜商品分量不足,不是新鲜事,在平时,也有一些消费者遇到过。与线下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同,线上购物是先下单,再配送,分量少一些不容易被发现。而且由于生鲜商品保质期短、易损耗,一般无法享受“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消费者只能是有因退货,退换商品成本往往很高。此外,生鲜商品比较特殊,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色泽、外形、质量等很难量化评价,就连重量,也会因为水分、枝叶、包装等因素有所不同。万一有消费者询问分量问题,商家可以找诸如“配送损耗”“包装也称重”等理由推脱。这给一些不法商家留了空子,给短斤缺两谋取不当利益提供了可能。 钻空子易,树口碑难。在信息化时代,缺斤少两、想要蒙骗消费者的行为很容易被晒到阳光下。随着在线买菜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线下商超开始向线上转移,生鲜电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只有能够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商家,才能留住消费者,赢得市场。想要通过缺斤少两赚取眼前利益的商家,只会被烙上“不诚信”的印记,最终往往只能黯然退场。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客源量、订单量、客单价都有了显著提升,市场前景看好,正是商家脚踏实地、做大做强的大好时机。在消费者最需要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关键时刻,个别平台不去思考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却趁机缺斤少两,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然,行业的规范发展,仅靠商家自律还不够,要有强有力的监管。针对生鲜商品非标准化的特性,监管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加大对网购生鲜产品的抽检力度,完善生鲜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市场环境。电商平台也应健全投诉沟通机制,细化赔偿标准,加强对平台商家诚信经营的引导,推动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8日 19 版)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