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戴不戴口罩是个科学问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的节奏,其对于教育的影响,更是莫此为甚,先是延迟开学,后是延期高考。随着疫情消退,各地陆续公布了中小学开学时间。返校复学临近之际,特殊时期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在浮出水面,譬如开学后学生是否戴口罩的问题。 3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对此专门做了解答:在学校教室里面上课,是聚集性非常强的场所,要求必须戴口罩;在户外、在运动场,人员没有那么多,且人和人之间间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上课是否戴口罩这个小问题,居然劳烦教育部的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其事给出答案,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是,这小题的背后,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 这一问题,笔者也遭遇过。前些天召开学校开学准备工作会议时,一同事就提及有校长请示学生上课是否戴口罩,因为上级文件只要求学生准备口罩,没有明确上课是否戴。他也拿不准,遂逐级向上级教育部门咨询,结果都没有确定性答案,最多就是一句“你们看着办”。 疫情之下,戴口罩本是常识,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着实令人意想不到。须知,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文件《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中,对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情况下,防护建议是: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毫无疑问,教室当然属于人员密集场所,虽然没有被文件列举其中,但是,按照常理常识,自然需要佩戴口罩,况且,学生这个群体更为特殊,更需强化保护。 可是,为何同事在向上咨询的过程中,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回复?细思量,才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因为,随着疫情形势转好,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检查工作时,政府开会时,各级领导先后摘下了口罩。对于习惯上行下效揣摩上意的人来说,这一信号当然值得关注和琢磨。于是,戴不戴口罩问题,隐隐约约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常识问题。所以,学生上课戴不戴口罩问题,才需要王登峰司长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这样的正规场合,予以正式回答,算是一锤定音。 国家发布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作为一个指导性文件,不可能把所有场景之下是否需要戴口罩,都罗列详尽,具体要不要戴,各地应根据当地的疫情形势,以及具体场景,因地因时,活学活用。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言:因为各个地区疫情防控的要求不一样,可能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但总体上还是要确保安全,作为开学的一个前提。 说到底,新冠疫情之下,是否戴口罩是个科学问题,也是个常识问题。对此需要实事求是,而不是把科学问题政治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类似现象,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官员唯上不唯实,缺乏战略定力,只要上级提倡的,不管本地是否具备客观条件,立马蜂拥而上;而一旦政策有调整,马上又掉转枪口,时时事事跟风,追热点从不掉队。 究其根由,主要在于一些官员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对于上级宏观性要求,没有学深弄懂悟透,习惯于抄作业,选择性忽略基本常理常识。可以说,在他们教条主义的落实背后,其实是一种投机心态,以及官僚主义。 陆建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