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不妨“食不言”
2020-04-10 23:20
导读:日前,因在高铁上摘下口罩吃饭,几位乘客起了冲突。围绕于此,网友也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认为,长时间旅程,吃点东西怎么了?另一方则反驳,密闭空间摘口罩吃饭,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平心而论,两边说法都有道理。疫情还未结束,谨慎一点是必须,当然也不用杯弓蛇影。依照规定,高铁并没禁食。而随着复工复产加速,车厢人流
日前,因在高铁上摘下口罩吃饭,几位乘客起了冲突。围绕于此,网友也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认为,长时间旅程,吃点东西怎么了?另一方则反驳,密闭空间摘口罩吃饭,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平心而论,两边说法都有道理。疫情还未结束,谨慎一点是必须,当然也不用杯弓蛇影。依照规定,高铁并没禁食。而随着复工复产加速,车厢人流密度渐渐上来,不吃饭或限定大家分时分区吃饭,只怕也难操作。再进一步看,不只在高铁、航班上,如今很多餐馆都已开放堂食服务,不让顾客摘口罩,又怎么做生意? 因“疫”废食虽不足取,但疫情之下在公共场合怎么吃饭,确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现实问题。有效防疫要讲科学、讲理性。破解上述分歧,也该由此入手。所谓飞沫传播,即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也就是说,吃饭行为本身并不是飞沫的传播方式,不必过度焦虑。在公共场合,摘下口罩独自埋头吃饭,同时与他人保持距离、不聊天,就会极大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 长远来看,眼下有关“公共场合怎么吃饭”的讨论,也不只是“疫情限定”。经过一疫,全社会都在反思一些习焉不察的行为习惯。在笔者看来,“食不言、寝不语”有必要再次重申强调。有专家指出:说话交流易产生飞沫,而大声吵嚷更会将飞沫喷远达6米。从这个意义上说,平时吃饭不聊天,讲话不粗声大气,喷嚏咳嗽掩住口鼻,既是最简单的防护,也是人人可以养成的习惯。这不仅是防疫之需,也是文明之需。 抗击疫情也是淬炼文明素养的熔炉。坚持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每一个日常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仅能减少矛盾、化解分歧,还能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
推荐文章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