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不应该“一码归一码”
2020-05-16 14:42
导读: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健康码”也愈发成为大家日常出行的标配。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同场合需频繁扫码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是防疫,每个地方要扫的二维码还不一样”,让人颇为困惑。“反复扫”“反复填”,市民的抱怨需要得到重视。眼下,很多单位和部门都开发了自己的小程序,无论是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健康码”也愈发成为大家日常出行的标配。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同场合需频繁扫码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是防疫,每个地方要扫的二维码还不一样”,让人颇为困惑。 “反复扫”“反复填”,市民的抱怨需要得到重视。眼下,很多单位和部门都开发了自己的小程序,无论是打卡上班、外出办事,还是娱乐消遣、购物就餐,都得遵循各自的“通行规矩”。从防控需求和技术呈现来看,只扫一码足以对行动轨迹、健康情况等给出有力证明,五花八门的要求只能耽误时间、浪费人力。更重要的是,若扫码流程复杂,遇到通行高峰期,难免出现扎堆,反倒增加了潜在风险。 小小“健康码”,折射出城市治理的不少老问题。“各行其码”“一码归一码”背后,是管理模式条块分割、各管一段的痼疾。这让人不由得想起这两年推广政务新媒体,群众去办事总被要求下载一堆APP、关注一连串公众号。如今的“扫码”泛滥,其实与上述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各个地方、各个单位总想着自己方便,各自为政、各搞一套,本是为了便民而存在的手段,也会给大家添堵。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一码畅通是市民所需,也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当务之急就是在确保隐私安全的基础上,打破数据分割,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流程。能“一键完成”的就无需重复填写,从制度上疏通堵点,按照统一标准快速有效完成验证,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健康码”的效能。以此为契机改善工作,也能让城市治理朝着智慧化、人性化再进一步。 |
推荐文章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