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让绿色释放更多红利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话题,备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实现全面小康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直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取得关键进展,“十三五”规划涉及环保的9项约束性指标,有7项已提前超额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示出巩固成果、夯基固本的施政方略。按照党和国家部署,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瞄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治理、加紧攻坚,不仅可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也将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打下坚实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过去5年,中西部22个省区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26万亿元,生态扶贫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林草植被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平均增长超过4个百分点。实现全面小康、全民健康,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是一个重要体现。要通过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等举措,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就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27日 09 版)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