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皮肤“类器官”
2020-06-06 16:59
导读: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中完成一项重大挑战: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的皮肤“类器官”,在其培养4—5个月后,成功形成了多层皮肤组织,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经元回路。这项成果发表在3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将带来一种可以研究人类皮肤发育的工具,并加深人类对疾病建模和重建手术的认识。“类器官”属于三维细
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中完成一项重大挑战: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的皮肤“类器官”,在其培养4—5个月后,成功形成了多层皮肤组织,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经元回路。这项成果发表在3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将带来一种可以研究人类皮肤发育的工具,并加深人类对疾病建模和重建手术的认识。 “类器官”属于三维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最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可分化为多个特异性器官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的系统。 长期以来,此类培养系统一直被用来研究人体外皮肤的发育。重建皮肤及其相关结构(如毛囊和皮脂腺)一直被视为一项难度极高的生物医学挑战。 此次,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卡尔·克勒及其同事,第一次报告了“类器官”培养系统在仔细优化生长条件后,能够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皮肤“类器官”。经过4—5个月的培养期,这些类器官具有明显的表皮层和真皮层,而且含有毛囊、皮脂腺和紧密连接的神经回路。 研究人员将它们移植到免疫功能不全的小鼠的背上皮肤后,55%的移植物上都长出了2—5毫米的毛发,表明该“类器官”能够与小鼠表皮融合,形成含人类毛发的皮肤。 在论文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里奥·王和乔治·科特赛里斯表示,现阶段,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用在现实中之前还有若干问题需要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人们相信这个希望终将成为现实”。(记者张梦然) (责编:赵竹青、吕骞) |
推荐文章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