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期肝癌有望更早筛查出来
2019-10-01 08:28
导读: 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代表项目组公布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的进展:与现有诊断金标准相比,项目自主开发的肝癌患者分类模型可提前6个月~12个月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同时获得更高的治愈机会。 据介绍,现有方法
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代表项目组公布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的进展:与现有诊断金标准相比,项目自主开发的肝癌患者分类模型可提前6个月~12个月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同时获得更高的治愈机会。 据介绍,现有方法检测的多为血浆或血清中单一或几种蛋白的丰度,而新的筛查方法是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血液游离核酸标志物检测,特异性、敏感性更高。 此项肝癌早筛前瞻性临床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与和瑞基因主导,国内近20家临床中心参与。项目于2018年4月启动,计划入组患者1万名~1.5万名。截至目前,在已入组的4000名肝硬化患者中,分类模型首批筛查出55名肝癌高危患者。随访6个月后,这55名高危患者中已有8名通过临床诊断方式检测出早期肿瘤。 “肿瘤小于3厘米即为早期。这8名患者的肿瘤都在0.8厘米~2.5厘米之间,处于肝癌早期(0期+A期),其中约75%处于肝癌极早期(0期)。”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陈磊教授介绍,目前,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位于0期到A期的只有20%。借助项目,能把肝癌的预警或早诊时间提前6个月,使更多早期肝癌患者有机会进行手术,提高生存率。 王红阳表示,这是第一次通过前瞻性数据表明,有可能通过基于外周血的简便检测进行肝癌的极早期预警,较现有常规诊断方法,提前6个月~12个月筛查出极高危人群和极早期肝癌患者。(记者王潇雨) |
推荐文章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