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大地品年味(新春走基层·春节文化扫描·年味)
亲友畅叙,过大年唱大戏,说往事看今昔,是团聚;在岗尽职、护佑平安,和家人通电话、接视频,亦是团聚。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团聚,一起承载着浓浓的故乡、家国情怀,勾勒出团聚中的精神守望。 回家,掐着指头盼的年味 腊月二十八,甘肃省临潭县城,商户家家开门营业,群众个个筹办年货。人群摩肩接踵,让原本宽阔的柏油马路,变得狭窄。王里平拎着各种年货,和家人站在路边等出租车。 王里平是临潭县城关镇杨家桥村村民。“村子在镇子南边,已经和县城连成一片了。算起来,咱也是城里人。”王里平常年在外务工,一年最大的盼头,就是进了腊月能早早回家,“现在越来越觉得,能回家才有年味。” “也是掐着指头算日子。”王里平在外打拼,妻子李尼曼草在家带娃,“他早点回来,我心里就踏实了。” 母亲看着王里平提回家的东西,觉得买多了,“少买些,省点钱”。 “一年过一次,咱也不能太节省。”王里平答道,去年在卓尼县开挖掘机,一个月挣5000多元哩。 “去年和阿妈种的几亩蚕豆,粜了3000多元。”李尼曼草说。 “算一起,家里总的收入在5万多块钱。”王里平接过话,对正在秀新装的孩子们说,“给你们包大红包。” 大戏,吼出开新春的年味 腊月二十六晚上,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大坪村的秦腔自乐班开唱了。 观众就是演员,演员也是观众。炉火正旺,村民王振川从长布套里,掏出一对鼓槌来。只见鼓槌飞舞,几个敲锣、打铙的,互相一对眼神,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 这些年来,扶贫政策不断落地,村里水通了,路通了,种的苹果卖出山了。“娃娃们上学也不用花钱,还有营养餐,吃住全在学校。”王振川说,收入多、支出少,手头也就宽裕了。 “每到过年,惦记的就是唱一折戏。”村民王小琴说。“5年前,我们自发组建了秦腔自乐班。”王振川说,“日子好过了,大伙儿就想重新把秦腔拾起来,丰富精神生活嘛!” 爆竹声声辞旧岁,秦腔一吼开新春。王振川呷了口罐罐茶说,在这里,人们管秦腔叫“大戏”,春节就得唱大戏。 平安,守住每个家的年味 腊月二十九,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海林一如往常,很晚才到家。 当天下午一点半,他接到一位来自定西的患者,“是脑动脉瘤破裂,很危险,必须马上手术。”病情不等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仔细准备,张海林“披挂上阵”。“这一套铅衣,20多斤重。”张海林说,现在技术先进,衣服轻了也薄了。要放过去,这套“铠甲”得有小40斤。手术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结束,很成功。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儿子还在酣睡,张海林已经离开家了。“要到科室查房,还有30多个住院病人。”张海林专门去了科里的重症监护室,仔细查看昨晚的手术病人。 “我们科室急诊多,大家都是随时待命。”张海林说,年货全靠家里人置办,“妻子说我无事一身轻,只负责回家吃饭和睡觉。哪是一身轻啊,铅衣不轻呢,哈哈!” 从医16年,他没有和家人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假期。“其实,对任何家庭而言,平安都是最好的团聚。”张海林说,能守护平安,就是医务人员最美的年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5日 04 版) (责编:冯粒、曹昆)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