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牦牛有奔头(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2020-01-30 20:30
导读: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海拔4500多米,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早晨7点多,牧民扎西达结就赶着牦牛出门了。 放在4年前,他不敢想象,自己竟能养近百头牦牛。 2016年,乡干部来到这个无畜户家里推荐新政策。“政府可以借给你10头牛,挣了钱再慢慢还。” “养牦牛,咋挣钱?亏了咋办?”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海拔4500多米,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早晨7点多,牧民扎西达结就赶着牦牛出门了。 放在4年前,他不敢想象,自己竟能养近百头牦牛。 2016年,乡干部来到这个无畜户家里推荐新政策。“政府可以借给你10头牛,挣了钱再慢慢还。” “养牦牛,咋挣钱?亏了咋办?” “多养母牛,可以靠牦牛奶挣钱。” “镇上要开展牦牛乳制品加工,牦牛奶不愁销。” 扎西达结动了心,有政策支持,政府还给解决销路,咬咬牙先养10头试试。几年下来,扎西达结尝到了甜头:牦牛奶有人上门收;镇上组织培训,提供最新的养殖技术;想扩大生产,有小额贷款……如今,依托镇上的噶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扎西达结家的牦牛已经增加到了八九十头。 像扎西达结这样的养殖户在罗玛镇越来越多。自2018年试运营以来,噶尔德基地共收购原奶140.29万斤,兑现奶款1290.25万元,销售额达1736.35万元,直接受益的贫困户就超过5000人。 “发展牦牛奶产业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生态账。”色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扎西同珠认为,“那曲在藏北高原,草场资源珍贵,每一点产出都要精打细算。” 扎西同珠说,噶尔德基地有牦牛奶产业加工生产线,还有一大块牧场,“牦牛可以再多养些,收益也能再高些。”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30日 04 版) (责编:杨光宇、曹昆) |
推荐文章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