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抗击疫情的战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师生群像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有这样一群人: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走上抗击疫情的战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待胜利那日,我们一起抱头痛哭,再仰天长笑” “我申请长驻留观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II科的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旃,她作为一名党员,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检工作。留观室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但张旃表示,“在缺少专业人员的留观室更需要我的加入,只有这样留观室才能真正发挥留观的作用。” “一进病房,我多么希望自己是降妖除魔的孙大圣。”第一临床学院重症医学科余追教授亲自带队,率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六位医生,进驻金银潭医院展开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近一个月来,余追一直奋战一线,每次从重症病房出来脱下隔离服都是汗流浃背,但他的脸上始终面带笑容,他说:“累,真的很累。但一进病房,看到一个个患者每分钟四五十次的呼吸和那求生的眼神,就停不下来。” 第一临床学院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魏捷和党员骨干人组成的急诊科团队,在新冠肺炎的旋涡中从“前线”直接冲到了“火线”。她经常鼓励团队成员:“说了会赢,就一定赢!待到疫情控制那一天,让我们一起畅快地抱头痛哭,再仰天长笑!”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可谓是疫情抗击战场上的侦察兵。第一临床学院检验医学科李艳教授全天候在线,她深知时间的宝贵,要竭尽全力为病患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第一时间拟定应对方案,积极调整人员结构,最大程度保证核酸检测6小时内出结果。 “既是‘准医生’更是共产党员,我们义不容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第一临床学院研究生毅然投身战“疫”。他们有的奔赴一线,有的参与社区医务志愿者工作,有的自愿加入民间爱心募捐团体,还有身在外地不能返汉的学生心急如焚,迫不及待要求参与到一线战斗中来,向学院提交“请战书”——自愿支援一线,风险个人承担。“我们既是‘准医生’,更是共产党员,此时此刻我们更加义不容辞。” 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邹利、感染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陈倩、脑外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鄢腾峰等共产党员积极号召全院53名学生参与志愿工作,积极加入“抗炎支社行”团队中,为武汉民众提供在线咨询,安抚居民紧张情绪。同时耐心的为社区居民科普疾病特点,指导居家防护、居家隔离等相关要点,给予患病居民正确的指导和信心。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专业的专硕研究生,作为既是高校在读研究生,同时也是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特殊群体,在儿科专业基地主任姚宝珍的带领下,主动与广大医务人员一起,竭力守护患儿健康。他们表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们是学生,更是战士,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只盼你们的一声‘平安’” 牵挂珞珈山,心系大武汉。还有一群人始终站在武大学子身后,与他们“在一起”,每日的“唠叨”是他们时时刻刻的牵挂,“只盼你们的一声‘平安’”。他们是高校战“疫”场不可或缺的力量——辅导员。 面对疫情,第一临床学院高度重视医学生的安全,第一时间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党委副书记王卫星教授提出工作要求,导师、班级导师、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时刻关注动态和安全。“我们接到了很多同学的志愿书、请战书,要求参与一线临床工作,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我们的医学生都是好样的!”辅导员魏晓洁说。 疫情就是命令!这就是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师生群像: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他们坚信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杨劲、司文超、郑玉蝶、马羽恬) (责编:杨光宇、曹昆)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